需要指出的是,地利生鲜将经营权下放到区域,而总部更多承担资本运作及行政管理的角色。这从地利生鲜董事长和常务副总裁的人选可以看出端倪。
2018年,地利生鲜原董事长栾元伟离职,继任者戴彬为地利生鲜母公司人和商业实际控制人戴永革的儿子。与戴彬搭班的地利生鲜常务副总为人和商业原郑州公司总经理高松涛。二者此前并没有生鲜零售的运营经验。
地利“大局”
生鲜流通的底层逻辑
同样做社区生鲜,地利生鲜与钱大妈、生鲜传奇、谊品生鲜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根本的差异在于出发点不一样,或者说底层逻辑不同。前者都是从零售视角出发,而后者则立足整合农产品产业链的宏大叙事。
地利生鲜加速扩张背后,是其母公司人和商业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人和商业以经营地下商业起家,并于2008年在香港上市。
2008年财报显示,当时的人和商业已经形成了以北方重镇(哈尔滨、长春、乌鲁木齐)-环渤海经济带(北京、天津、沈阳、大连)-中原内陆(郑州、武汉、合肥、济南)-西南地区(成都、西安、昆明)-长三角区域(上海、杭州、南京、温州)-珠三角区域(广州、深圳、东莞)为依托的全国地下商业格局,年销售额31亿元。
据媒体报道,由于地下商城没有产权,无法获得银行贷款,随着人和商业扩张速度加快,其资金链遇到挑战,这一模式便难以维持下去。于是在2015年,人和商业转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截至目前,人和商业共计拥有7座城市的1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
进军零售,是人和商业打造农产品全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也是其商业地产——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农产品全产业链战略转型“三步走”的关键一步。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地利生鲜已经尝试零售与批发业务的联动。从地利生鲜全国布点的区域来看,它门店集中的城市多是其批发业务所在地。
“地利集团所掌控的批发市场每年有近1000亿的GMV,其中不乏销量突破100万吨生鲜的商品,而地利生鲜的吞吐量在100多万吨,二者整合采购和仓配资源,规模经济效应将更加突出和具有优势”。上述知情人士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综上所述,《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不能只从零售角度来看地利生鲜,而要从地利集团层面看地利生鲜,也就是说地利生鲜是为整个集团的大局所服务的,这一点与业界其他任何社区生鲜品牌不同。
需要额外关注三件事。一是去年9月前后,戴永革之子戴彬接替栾元伟担任地利生鲜董事长;二是今年3月,人和商业就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哈尔滨地利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拟收购“地利生鲜”股权事宜发布了公告,将排他期额外延长180天;三是今年5月24日,地利生鲜母公司人和商业更名为中国地利集团。
上述三件事情指向同一个认知:人和商业致力于农产品产业链的战略毫不动摇,而地利生鲜作为整个板块的零售终端并入上市公司或成为大概率事件。
眼下,社区生鲜经历了2017、2018年的狂热发展之后,正遇到风水岭。盒马鲜生、京东7Fresh等新零售业态降温代表着互联网主导下的创新业态难以全国复制;而以鲜生友请为代表的跟风冒进者正在接受市场给它的惩罚。
未来的社区生鲜赛道上,一些资金链断裂或者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被边缘化、兼并以及退场;获得继续融资的头部企业来到了新一轮的角斗场,而背后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地利生鲜如同一批黑马选择在此刻加速全国扩张,显得耐人寻味。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地利集团图谋远大,相应了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号召,适合在资本市场讲故事。但实际操作层面,面临较大挑战。
首先是盈利问题。当前包括地利生鲜在内的多数规模化社区生鲜店都处于亏损状态。而伴随着跨区域发展,企业管理半径增大,盈利难度增加。
其次是管理难题。地利集团当前正面临企业接班与业务转型同时进行,这种复杂局面极大考验“少帅”戴彬和他的管理团队。
来源: 第三只眼看零售 赵向阳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生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