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物业类型购物中心发展力解读
1.奥特莱斯型购物中心继续领跑
从不同类型来看,奥特莱斯型综合指数录得69.9,同比下降4.2,但综合发展力仍依次领先于都市型(66.0)、地区型(63.1)和社区型(62.9)三类购物中心。在分项发展力中,奥特莱斯型购物中心的租赁活跃度和运营表现2018年同比都有正向提升,而宏观市场、成本控制中有不同程度的同比调整。相关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奥特莱斯前20强总计录得510.64亿元的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5%,单个项目突破20亿元销售额的奥特莱斯数量也由2017年的10个继续攀升至2018年的13个。
2.社区型购物中心租赁活跃度下降
社区型购物中心发展力录得62.9,同比下降7.4,并低于其他三个类型购物中心。该类型综合指数的下跌主要受“租赁活跃度”分项指数下降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社区型购物中心的涌现,使得社区型购物中心面临较为严峻的竞争压力,而都市型和地区型购物中心得益于较大的物业体量规模带来的辐射效应及日益完善的交通便利,分流了相当部分区域内消费者一部分的日常消费需求。
2019年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展望
1.总体购物中心市场展望
分析显示,截止2018年底,中国购物中心市场现状指数为62.1,未来6个月预期指数上升6.0至68.1,显示购物中心业主对后市持谨慎乐观态度。具体来看,有超过六成的业主对项目的租金收入、销售额和盈利状况持增长的乐观预期。有超过一半的业主认为未来项目的运营成本会有所增加,该项比例同比去年略有提升,说明业主对未来运营压力有一定预期。
2.区域和城市能级市场展望
分析显示,全国七个主要区域未来6个月预期较现状均有提升,上升幅度在1.1-10.5之间。

预期与现状相比,华南、西南和西北有望在2019年较多地提升市场景气度,未来6个月预期指数录得67.1、72.7和74.2,分别高出现状指数10.5、10.0和7.8,涨幅位列七大区域的前三位。位于华南片区福建和厦门两地优质商场优势显现,而受惠于大湾区的创新机遇,多个位于广东省境内的节点城市消费力提升。西北和西南的向好态势将继续受惠于核心城市西安、成渝的快速崛起,成都将以中西部地区零售第一城的优势继续吸引国内外品牌的进驻,核心商圈优质项目的不断优化,次中心区域商场的更新迭代抬升整个城市的消费水平。而西安在2018年迎来的多个地标项目将为城市添加更多的优质品牌吸引力。
华北、华中、华东和东北地区的市场预期亦在上升通道内,未来6个月预期指数分别录得68.2、58.7、74.4和58.9,较现状指数高出5.8、4.9、3.3和1.1。
在不同能级的城市购物中心发展趋势上,一、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预期指数分别较现状指数上升1.2、7.7和6.7,达72.8、69.6和67.6。而二、三线及以下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发展力距离正在迅速拉近。近期出台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关于开发落户条件的政策将为更多二三线城市的人才吸引和人口聚集带来积极的影响,从而广泛地促进城市的消费活力。然而,新增供应量增加仍将是二三线城市亟待面临的重大课题,有62%的业主表示,对自身项目所在的二三线及以下城市未来三年的购物中心增量表示担忧。
3.不同购物中心类型市场展望
从不同类型购物中心的发展趋势上看,都市型、地区型、社区型以及奥特莱斯型四种类型的购物中心预期指数分别录得70.8、66.6、65.8和76.5,较现状指数提升8.0、5.8、4.8和10.9。其中,奥特莱斯型和都市型上升潜力较大。奥特莱斯型以保有较强的目的性消费特性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都市型购物中心的位置仍是项目吸引品牌的核心因素,2018年多个核心商圈改造案例的重装入市也给老旧物业的改造带了积极的预期和前景。有超过八成的受访项目在2018年录得“租赁问询量”的提升,近乎所有项目的业主表示在未来6个月项目的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来源:世邦魏理仕)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购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