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针对 KTV,提供个性化的餐点,满足不同人数的就餐需求。90年代初期,台湾两大 KTV 展开激烈竞争,均用餐饮作为吸引客源的方法,甚至店内设置厨房、安排厨师现场制作。
然而跨界管理,面对餐饮从业者高流动性,以及产品标准化的巨大难点,KTV 往往分身乏术难以应对,这时候欣光食品就成为其得力助手。
现在台湾岛内最大的两家KTV 连锁,一半以上的菜品都被欣光食品包办,帮助企业节省高达 5 成的人员、生产和管理成本。
那么,如何处理中餐的标准化问题?詹金和在科技企业积累下的工业化流程在这里帮了大忙。
机器设备有钱就能买,中央厨房的关键在于高效的生产流程和稳定的产品质量。詹金和认为,各家中餐品牌用料、调味方式不同,生产流程复杂,是阻碍其标准化的最大障碍。
所以在工厂里,这位前菲利普的工程师带头成立了研发中心,由实验室检测各种料理,食材烹饪过程中的温度、甜度、PH 值等都经过电脑精密测量,将其“零部件”全面数据化。
资料库里千余种菜单成为了研发人员最强大的后盾。在接到订单之后,研发主厨即可从资料库中调取相对应的菜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一般一份样本开发时间仅需两天,而同行们在这方面至少就要用掉一个礼拜。
比如一道简单的红烧牛肉面,就被拆分成 50 多道工序。从牛腩的肥瘦程度,到根据烹饪器具容量制定的烹煮时间,都可以做到高效客制化,这成为了它在行业里最强大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中一排骨多年的线下实体经营经验,也让欣光食品比其他单纯的中央工厂更加“通人性”,甚至可以以“顾问”的身份来建构更为成熟的产品。
欣光食品的研发团队会进驻到目标企业,一起调查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店面的细节,在了解了各项甚至店家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之后才进入产品设计阶段。
比如为全家便利店设计的卤猪脚,欣光食品经过大量的周例会讨论,提出了切分成小块的新设计,让“全家”的大量女性消费者可以优雅食用,也让整个系列一炮而红,年销量高达 200 多万份。
03
从“速冻菜品”到“年夜饭”
中央厨房如何大放异彩
2018 年开始,大成集团开始加快线下垂直产销实体店布局,强调农产到餐桌的可溯源概念,和高规格的食品安全保证。
大成自家的商品占据了七八成的比例,其中一半是大成供应链上的生鲜产品、进口冰鲜海产,欣光食品的产品占有另半壁江山,可见其在大成发展版图上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在 to B 通路之外,欣光食品对于大众零售市场的全新突击。
欣光食品早在 2012 年就推出了年菜,但仅限于大成集团内部自销,2014 年欣光食品创立“享点子”产品线,推出包括佛跳墙、蹄髈、鲳鱼米粉等在内的 10 道年菜,主攻企业团购市场,市场反响热烈。
会做功夫菜的师傅越来越少、餐厅位置有限不易预定,较多企业预判台湾市场对速冻的半成品年夜饭产品会有巨大的需求。
2015 年开始大成集团全面加入台湾年夜饭大战,欣光食品也祭出 14 道特色年菜,不仅可以在官网订购,还首次铺货进入超市、便利店。
“享点子”的年菜产品在这五年里业绩成长10 倍,去年年夜饭业绩达 4000 万,现在每年 9 月欣光食品就要开始准备生产。
速冻食品的一个很大的难点,是复热方式和还原能力,它事关消费者的直接体验,也是速冻菜品攻占人心前最重要的一道坎。
2015 年开始,欣光食品把大量菜式的复热和摆盘方式全部拍成视频放上网络,内容均由专业厨师进行示范。
在这之后,欣光食品还推出了“手路菜”系列和“独享食堂”系列。
还原的是手工相对繁复的经典菜式,但分量却剥离它传统的大宴席场景,转而为小型家庭餐桌服务,让他们可以轻松烹制三菜一汤。
后者则如其名,为一人食食客解决他们在家中的用餐需求。
(来源:勺子课堂 何姗)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