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终于迈出了这一步:从水果跨至生鲜。
4月16日,百果园创始人余惠勇宣布进军生鲜领域,发布百果园集团独立生鲜平台“百果心享”,并提出在2019年将开发50款生鲜食材商品,销售额突破1亿元的目标。
余惠勇经常说,“百果园的初心叫做,一生只做一件事”,从全球最大的水果连锁企业到要做生鲜平台的宣言,用了18年,在这期间,百果园与大生鲜就像两条平行线。
也许是单一水果品类的社区业态模式,让百果园深陷投资回报率低且回收周期长的怪圈。在生鲜市场的巨大机会和消费升级窗口期面前,打破单一品类边界,成为百果园扩宽边界寻求自身增长点的一步棋子。
一位接近百果园的零售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告诉《灵兽》,百果园是否要做生鲜,曾在内部引起了很深的讨论,但如今从水果试水到生鲜,面临很大的跨界风险。
百果园始终难以回避的是,直面社区生鲜业态的竞争以及供应链之间的差异化。
业界更为关心的是:扩充至生鲜品类的百果园能否像过去在水果行业一样稳坐“头把”交椅。
1
-菜场新势力-
过去18年,余惠勇在全速验证“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这个命题。
2001年,余惠勇创立百果园。在门店开到100家时,已连续亏损7年,第二个7年,百果园完成了千家门店的跨越,覆盖70个城市,注册会员数4500万,百果园在水果连锁市场上不断丢出一个个数字炮弹:
2015年9月,百果园完成4亿元A轮融资,创下水果行业史上最大A轮融资,同年11月,百果园并购北京最大的水果连锁零售企业果多美;
2016年5月,百果园牵头发起并成立“优质果品产业联合会”,同年12月,百果园并购水果电商一米鲜;
2018年1月,百果园宣布完成15亿元B轮融资,并称资金将用于产业经营与互联网化、金融与资本化、赋能型生态以及科研培训;
截至目前,百果园门店数量已经超过3700家,2018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2017年为84亿元。
优异的成绩,在业内有目共睹,但快速扩张下开放的加盟模式,也让其陷入很多门店不盈利的争议中。
“百果园标准化门店的面积太小、品类单一,瓶颈十分明显。”一位百果园的加盟商告诉《灵兽》。纵使生鲜是刚需消费,但只经营单一品类,购买频次上不来,造成刚需低频的现象,且获客成本高昂,无法更好的建立消费粘性。
“前端门店不盈利,中端仓储配送都是成本,后端产地投资大。”业内人士如此评价水果连锁企业,面对一个不能爆发式增长的业态,该如何良性发展,成为水果行业必须跨过的门槛儿。
百果园亦要寻求突破。此外,其外部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随着像盒马、超级物种等新零售参与者的壮大,易果生鲜、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巨头快速渗透社区,水果行业的竞争不止存在于菜市场的水果摊上,纯水果零售连锁店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面对这些问题,百果园曾明确要布局生态。但相对单一的产品线,让百果园选择向纵深发展,同时趟入生鲜的红海。
很难说百果园做生鲜的决心有多么坚决,毕竟百果园的生鲜梦仅仅是躺在线上平台中,以预售、门店自提的销售模式去做非水果类目的商品。当然,这可以看做是前期的试水尝试,但百果园以“想在线下做专,线上做宽”的布局难免让外界猜测百果园此举是否“心虚”。
2
-上游,上游,还是上游-
百果园的第一个生鲜产品是一颗鸡蛋,名为“百果心享优生蛋”。余惠勇说,产品一出来后,百果园的高层同事先拿回家试吃,有的同事孩子吃过之后,就不再吃其他的鸡蛋了,这给了百果园团队很大的决心。
余惠勇用更情怀的方式,解释了为什么在尸横遍野的社区生鲜O2O和新零售的风口过后,百果园才姗姗来迟。“在巨额资本进入零售后,依然没有改变这个行业。由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导致生产厂家只能走打低价的策略,从而导致食品愈发不可靠,消费者无法信任渠道。”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百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