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零售业频道 >> 正文
淡马锡拟售10%的屈臣氏股权:这笔生意 李嘉诚不甘心

  那次收购让淡马锡捡了个大便宜,被捡了便宜的是商界超人李嘉诚。

  大跌眼镜

  3月20日媒体报道,淡马锡正考虑以约3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手中10%的屈臣氏股权。

  潜在的接盘者,可能是腾讯或阿里。对此,阿里、腾讯称对市场传言不予置评,屈臣氏方面也未回应。

  类似传言,并非首次。

  今年1月财联社报道,在收到一些收购意向后,淡马锡正在研究如何处置屈臣氏股权,部分出售是可选方案。

  “淡马锡”为马来语“Temasek”的音译,是新加坡的国家主权基金,由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妻子何晶担任CEO,主要进行股权投资。

  屈臣氏,则是李嘉诚的长江和记旗下连锁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连锁经营体系之一。

  2014年3月,淡马锡以440亿港元购入屈臣氏约25%股权。

  这次收购,淡马锡可谓捡了个大便宜。

  2013年底,传闻屈臣氏准备在2014上半年,于香港、伦敦两地同步上市,集资最多780亿港币。当时屈臣氏的整体估值,在1920亿港币到3120亿港币之间。

  但在2014年3月21日时,和记黄埔(第二年与长江实业重组为长江和记)毫无征兆地忽然宣布,由淡马锡认购屈臣氏控股24.95%股权,收购价格为440亿港币。随后,上市这件事,也就搁下了。

  舆论哗然,机构大跌眼镜。

  因为折算下来,此次交易屈臣氏整体估值仅为约1770亿港币,大幅低于市场对屈臣氏的估值区间。

  而彼时屈臣氏旗下门店过万,不仅是和黄核心资产之一,也在和黄所有业务里业绩贡献第一。

  2013年,屈臣氏收益总额1491.47亿港币,占和黄总体收益总额的36%;息税前利润117.71亿元,占和黄整体的18%,并且当时正处于业绩上升趋势中。上市既能进一步释放价值,也可以让李嘉诚财富再创新高。并且,当时香港、新加坡和英国,都在争取成为这份优质资产的上市地点。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屈臣氏被“贱卖”给淡马锡都毫无道理。

  李超人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

  现金牛

  屈臣氏诞生于1828年。当年,一位叫A.S. Watson的英国人在广州开了家西药房,取名广东大药房。由于沃森的粤语读音为屈臣,这个门店又被叫做屈臣氏。

  1841年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屈臣氏随之南迁入港。到19世纪末时,已拥有超过30家门店,主营化妆和日用品。1966年,屈臣氏被和记黄埔洋行收购。1979年,在当时华人首富、世界船王、同时也是汇丰董事包玉刚的协助下,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手上接下和记黄埔,随之拿下屈臣氏。

  彼时,和记黄埔市值60亿港币,是当时香港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而李嘉诚的长江集团市值不过6亿。

  在李嘉诚治下,屈臣氏进入发展的黄金期。进军内地市场也成为重要战略动作。

  1989年屈臣氏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分店,到其开始发力扩张时,已经是2003年前后了。如今,屈臣氏在内地已经拥有超过3200家门店。

  但屈臣氏的主要业务却在欧洲。其在欧洲经营的店铺数量超过6000家,为屈臣氏集团贡献了近一半的营业额。

  2000年后,屈臣氏开始大举海外并购,把商业触角伸向全球。目前在全球24个国家都有门店,总数达14400家,年销售额过千亿。

  李嘉诚以地产、零售、能源、通讯、基建5大板块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零售业的平均毛利不到15%,净利润不到3%,但却有着举足轻重的“现金牛”作用,为商业帝国的稳步扩张,提供了稳定而充足的弹药。

  李嘉诚曾说过:“公司有了Profit(利润),但没有Cashflow(现金流)时,业务大多会撞板。”

  虽然长期以来,和记黄埔零售业务的盈利只占总盈利不超过10%,但其年销售收入近1200亿港币,占整个和记黄埔总收入超过40%。这在2008年金融风暴来临时,为和记黄埔抵抗风险提供了强大保障。

  对于和黄来说,屈臣氏既是不断盈利的优质资产,又是产生现金的重要战略资源。从和黄分拆出来独立上市,是最顺利成章的选择。

  但风险,往往来自意想不到的地方。

  李嘉诚要跑了!

  全球金融危机咆哮的2008,欧洲经济跌入谷底,李嘉诚敏锐地察觉到抄底良机。2010年,他加速抄底,步步为营,成为英国最大的单一海外投资者。

  与此同时,为应付庞大的资金需求,李嘉诚开始大规模套现香港和内地资产。每年仅一次大宗资产交易的多年惯例被打破,到了2013下半年,更是达到一月一卖的频率。出售标的包括南京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东方汇经中心、香港嘉湖银座商场及广州西城都荟广场等。

  彼时,长江基建和和记黄埔海外业务版图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占集团业务的80%。长江集团香港员工为3万左右人,海外员工高达20万,早已是跨国公司。

  李嘉诚的商业帝国在香港的影响力,被称为连台风也要改道的“李氏力场”。一举一动,万众瞩目。

  以李嘉诚为代表的一代港商,大多以地产起家,积累了巨额财富,以至于此后无论他们涉足什么产业、商业版图扩张到哪里,人们也习惯地称他们为“地产大亨”。

  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香港房价不断高涨,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对“地产大亨”的舆论风向,也在微妙地改变着。

  于是,在李嘉诚在大举进军欧洲的2013年,很多香港人认为,李氏家族看淡两地经济,正加速撤走资产。

  一个明显的证据,是屈臣氏旗下的百佳超市,彼时占据全港70%的零售超市份额,但在那年7月,李嘉诚却在评估出售百佳。

  脱亚入欧?作为香港经济腾飞的最大收益者,李嘉诚的这种“背叛”让人无法接受。

  指责接踵而来,到屈臣氏拟上市时,更是达到高峰。

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屈臣氏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