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的食品餐饮界最火热的词当属“餐饮供应链”了,小支也关注到来自资本界、餐饮界、食品供应链界的同仁为大家介绍了很多国外先进企业的经验,比如Sysco还有跨界的Zara等。但是有一个问题,小支一直很好奇——就是在这些企业成为巨头之前,它们也一定经历过一个小品牌的阶段——采购量有限、议价能力弱等,它们是如何突破这个瓶颈,破茧成蝶的呢?
国内的餐饮同仁对麦当劳QSC&V的经营理念已经不陌生了。其实,正是因为麦当劳在1950年代付出了比所有竞争对手都多的努力来设立自己餐厅的服务标准并进行员工培训,才有了今天餐饮界QSC&V的金科玉律。其实,麦当劳对世界食品餐饮界在很多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其中一个并不为很多人所知,那就是麦当劳对食品加工业的改变。1960年代到1980年代中期,麦当劳利用25年时间不断地将自己餐厅后厨的备餐人员输出到为麦当劳提供食材的食品加工厂,伴随它的供应商一起成长,一起打磨,终于创造出一套标准化的产品体系。
1.1960年代的麦当劳也面临着没有供应商巨头愿意或者能够为它提供定制化标品的尴尬境地
以下这些公司的名字也许你少有耳闻,比如Keystone Foods( 2018年 8月被泰森食品公司收购),Jack Simplot辛普劳公司,Bama Pie百麦等等,但你可知道这些公司目前是麦当劳全球最大的几家供应商。在上世纪60年代,他们都是当时被边缘化的小供应商。但是,伴随着麦当劳这一路的成长,如今Keystone Foods为麦当劳提供鸡块、牛肉饼等,今天全球的年销售额大概在27亿美金左右;Simplot辛普劳是麦当劳最主要的薯条供应商之一,2018年收入为60亿美金;Bama Pie百麦公司是麦当劳的派类食品供应商,目前一天就可以生产200万个派类食品。而很多赫赫有名的供应商反而不在麦当劳的核心采购清单上,比如卡夫、亨氏。为什么呢?
如今麦当劳的核心供应商巨头当年都是从被边缘化的小供应商成长起来的
其实,并不是麦当劳有意避开传统的供应商巨头。麦当劳也曾首选他们作为合作伙伴,但是这些传统供应商巨头1)在产品研发上缺乏企业家精神及创新意识2)在客户服务上的怠慢与傲慢最终让他们失去了长期的巨额收入。比如,1960年代的卡夫近乎是麦当劳芝士产品的独家供应商。当时麦当劳希望卡夫为它研发一种口味更好的车打奶酪 (Cheddar Cheese),卡夫拒绝创新,反而是希望麦当劳可以顺从它已有的标准化产品。结果如何呢?到了1980年代,卡夫仅为麦当劳供应其25% 的芝士产品。因为麦当劳意识到,自己想要发展就必须同拥有“成长思维”的伙伴合作,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麦当劳更加倾向选择有“创业家”精神,乐于创新,敢于冒险的小供应商。
2. 当年靠175家小型供应商支撑的麦当劳难道没有风险么?
当年麦当劳大多数的供应商虽然创新意识强,服务意识好,但是规模都很小,依靠数目众多的小供应商运转的麦当劳难道没有风险么?有,当然有!其中最大的两个风险就是:
1)这些供应商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财力跟上麦当劳全国拓展的步伐,建立全国性而非区域性的供应系统?
2)这些供应商与麦当劳的合作关系是否牢固,能否保证持续地以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最先进的科技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当我们今天回看历史时,毫无疑问麦当劳和它的供应商一同度过了这个难关,而且麦当劳培养了一批关系十分牢固、运作效率很高的世界级供应链伙伴。麦当劳是如何做到的呢?
3. 麦当劳如何赋能自己的小供应商并且一同成长?
麦当劳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就是将供应商“麦当劳化”。因为麦当劳当时选择的很多供应商的规模都很小,所以它们大部分的产能甚至全部的产能都用来生产麦当劳的产品了。它们对于生产技术投入之大以及对于产品质量要求之高就好似它们是被麦当劳收购了一般。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麦当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