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从外地开来上海的餐饮品牌,都是优秀的企业,他们有自己成熟的机制。但,往往就是这类的品牌最容易栽跟头。或许验证了那句老话: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
我曾经思考过,那些失败的餐饮品牌在上海犯下的错误。有产品的、有环境的、有选址、有经营不善的等等……细细琢磨起来,这些问题,最终都归结到一个常识——“不遵循上海餐饮市场规律”。
这是思维惯性导致的,也可以理解成思维惰性。
不信,你让他从上海选一个品类回当地,她肯定不会照搬硬套。面积有多大,菜单设计,产品怎么调?他能一一列出,各方面兼顾;可是,她把当地餐厅开到上海,就出现了1比1复制的局面,美其名曰:以不变应万变。
为什么上海餐厅带回去要改变,而当地餐厅开到上海来就一成不变?
其实,就是懒。
作为决策人,他了解本地的消费者、市场规律,能做对外来的品牌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可是他不了解上海,但他也不系统地、认真地去了解这个市场以及当地的游戏规则。
最终门店出现战略上的错误,
导致整体失败收场。
很多优秀的外地餐饮品牌退出上海的时候,消费者自始至终是高度认可他们的口味和服务,不得不说非常惋惜。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有志于进驻上海的餐饮品牌决策者们,有所启发。
一、装修
多一道门,3年损失216万
外地餐厅开来上海的时候,在装修上经常犯错。
装修设计没想到“空间利用率”;
不了解上海人对环境的挑剔程度;
生搬硬套,不结合当地风土人情;
……
前两天在上海徐汇区某商圈,看到一家疑似北京开过来的品牌。第一眼看上去,感觉门店整体装修的很用心,具有鲜明的北京文化。但似乎老板过于表现老北京文化,反而忽略了商业本质——空间利用率。
就门口这道2道门来说,在北方这样的设计里常见,初衷是保暖。因为,北方冬天冷风大,尤其是街边的商店,门一开,里外没有阻挡,冷风直往里面灌,里面的人可受不了。
所以北方的餐厅讲究一点的大多是2道门,2道门之间的面积可大可小。只要不是2道门一起开,无论单开那一道,冷风都不会倒灌。这算是北方街头餐厅在装修设计上的一大特色。
上海,虽然到冬天也冷,但远没有冷到北京这种地步。因此,不需要这种双道门的设计。如果是处于表现老北京文化的目的,这种牺牲空间的做法,未免代价太大。
这2道门之间的面积,可以容纳至少1张餐桌。如果按照其标注的145的人均来计算,假设500元的桌均,一天接待4桌,一个月少进账6万,一年损失将近72万!开业至今长达3年多了,累积少赚将近216万!
如果再把这点面积的房租加进去,一反一正,单店盈利能力直接下降。
当然,这也不能全赖决策人和空间设计师。在其他城市,房租比较低,门店可以多支出一些空间去造景。
可在上海这寸土寸金的地方,餐厅空间的布局要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而且,上海的消费者很吃装修这一套,再好的装修,3-5年不换消费者就腻了,决策者如果不能在3年内回收成本,接下来的日子很难过。
所以,在上海的老餐饮人,被市场倒逼的不得不追求“空间利用率”。
二、选址
没有考虑周边3公里,3年内的变化
成熟的外地餐饮品牌进驻上海,选址基本不会犯大错,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场子适合自己,对于场子的好坏心里也是门儿清。
但事实上,很多外地餐饮品牌在选址时:好的位置已经有人,可选的铺子不是租金太高就是位置太差。
所以,很多外地开来上海的餐饮品牌,干脆选择新开的商场。因为这是新的商场,他潜意识里愿意相信自己选择的商场未来一定人气旺——本质上,这就是逃避思考之下的赌博。
还有一些是被本地商场从外地引进来的品牌,他们被邀请来开店。也只是停留在当下的层面去看,却没有考虑过这个地段方圆3公里内,3年内会是什么样?
就像当初红极一时的“青石玖宫”,从武汉第一次开来上海,选择在虹桥天地开业。
虹桥属于交通枢纽,可以辐射整个长三角,地理位置优越。在当时看来,虹桥在当时属于新商圈,周边设施还未成型。
市区顾客开车导航也常常找不到门店,因为到处在装修、封路。不成熟商圈极大影响虹桥店的生意。加上高昂的租金和人员成本,青石玖宫每月亏损高达近40万 ,最终退出市场。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