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行业未来:填补空缺&创新形态
一、二三四线城市将会迎来一个咖啡馆热潮。
星巴克今年目标是在中国开500家店,瑞幸咖啡则更高调宣布2019年还会再开2500家店,并将在店面数超过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而随着一线城市的满载,星巴克加瑞幸这3000家店将会更多的覆盖二三四线城市,培育更多的消费者。
而跟随行业巨头填补市场空缺,在蛋糕做大后,永远都会有空间去支撑一家小型的咖啡。
二、从消费者需求点出发,找到新的咖啡形态。
我们深度分析咖啡市场,可以发现,现存咖啡行业形态是由三大需求点去组合消费场景:口味、便利、附加值。
根据上表,去分析现在的几个咖啡头号玩家:
速溶+随身+自我需求(提神),就是雀巢、麦斯威尔,
现磨+堂食+社交(线下),就是第三空间:星巴克,costa,漫咖啡,上岛咖啡...
现磨+自提外卖+社交(线上),就是瑞幸、连咖啡
现磨+自提+自我需求,就是便利店咖啡:全家湃客咖啡,7-11咖啡等
做市场的常识,首先就是找准细分市场的定位,看星巴克,瑞幸那么强大,也不过是占据了其中一个场景而已,而连咖啡、漫咖啡,上岛咖啡的关店潮,也是因为在一个场景里输给了头部玩家,但另一个消费场景的雀巢和便利店咖啡却依然蓬勃发展。
咖啡发展趋势的“三个猜想”
同理,咖啡市场留给后来玩家的机会也许会出现以下几个新的消费场景:
1、手工+堂食+自我需求=精品咖啡
“只卖48小时内新鲜烘培的有机咖啡豆,超过48小时未使用就必须丢弃”,这是火遍美国的blue bottle coffee对外宣传的卖点之一。
咖啡在经历从小众到大众的发展中,必然会有一部分对于咖啡口味要求更好的顾客,而“精品咖啡”也真是在这一趋势下应运而生,2012年成立的seesaw coffee,星巴克去年新开的臻品店,都是咖啡行业投资的一个热点。
2、现磨+自提+社交(线上)=无人咖啡机
瑞幸咖啡打的是五公里的外卖区域,但它不可能每一栋写字楼,每一个地铁口,每一个商城都开店,而过往的自助咖啡机,又缺少社交属性,更多的是线下卖机器的思维在运营。
如果有一个无人咖啡机,加上互联网玩法,再利用好现在时下热门的AI、人脸识别技术等,这个距消费者100米范围场景就极有可能诞生一个咖啡细分领域的巨头。
3、现磨+自制+社交(线上)=共享咖啡
试想如有一台咖啡机,可以免费提供给公司用,员工想喝就扫码付费,咖啡豆用完了,会自动提示补货。再加入互联网社群运营的玩法,一个打进了消费者10米范围以内的共享咖啡形态就出来了。
参某说人生算法,是去年很火的一个概念,其实看回咖啡市场,也存在着这样一个“咖啡算法”:什么样的口味,出现在消费者哪里,满足消费者的什么附加需求。
星巴克,瑞幸的成功,不过都是答对了这条咖啡算法,那么在2019年这条“咖啡算法”会产生什么样精彩的答案,我们拭目以待吧!
(来源:餐饮界 kenko)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