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ak 成立于 2017 年,目前正在东京地区的几十家商店进行测试。该公司本月开始销售其入店检测软件的市场版本,并计划三年内在日本各地的 10 万家商店中销售。SoftBank Group 人工智能基金投资了该公司 5000 万日元(约合 45 万美元)。英国公司 Third Eye 则成立于 2016 年,在英国市场提供与 Vaak 类似的服务,并计划将业务扩展到欧洲。
对于零售商来说,Vaak 的服务似乎确实能帮助自己解决盗窃问题。但对于便利店的顾客来说,感觉就不太一样了。没有人希望自己在买东西时被监控分析,更不能接受自己因被怀疑为扒手而被店员“特殊关怀”。
所以,Vaak 和 Third Eye 的客户都要求它们不要透露自己对防盗系统的使用。但 Vaak 表示,日本的几家大型连锁店已经部署了这项技术。Tanaka 称,Vaak 已经与日本最大的公开交易便利店和药店连锁店会面谈论了部署事宜。
Vaak 和 Third Eye 运用 AI 预判犯罪的想法似乎很大胆,但从技术层面来说其实不算超前。
2017 年 7 月,阿里推出了“淘咖啡”快闪店,这是一家集合了餐饮和购物功能的无人零售店。阿里淘咖啡技术负责人多马表示,阿里的这套无人零售解决方案运用了“非配合人脸识别”技术,也就是说,在用户不配合看镜头的情况下,也能精准捕捉用户的生物特征,并进行匹配、计算。
具体来说,监控系统可以分析用户拿到某一样商品时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帮助商家判断某款商品是否足够符合他们的心意;亦可通过捕捉消费者在店内的运动轨迹、在货架面前的停留时长,指导商家调整货品的陈列方式和店内的服务装置。
阿里当然没有谈到在店内防扒上的应用,但从技术角度来说二者是非常相近的。
更早的,有无人零售店的先锋亚马逊。Amazon Go 无人零售店可以在不给商品贴磁条的前提下,通过特殊的货架、镜头和分析软件来标记每个用户拿了什么,并感知人与货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货架上商品的移动。这个技术至今仍然比许多后来者要领先。
所以可以说,从技术角度来看,Vaak 的门槛并不高,但通过分析他人举动来做犯罪预判确实是一个有争议性的新话题——特别是在零售商秘密装载该软件,而消费者并不知情的情况下。未来也许需要从法律层面完善对这一技术的管理。
(来源:好奇心日报 王毓婵)
共2 页 上一页 [1] [2] 第1页 第2页
搜索更多: 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