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80后成为消费市场的中流砥柱,当90后驾到,餐饮业的主体消费人群早已发生了悄然的变化。面对这样一群新生代消费人群,面对自诩“不娱乐会死星人”的超级娱乐精神,越来越多的餐厅为自己加载上了休闲娱乐属性。
音乐餐厅、黑科技餐厅、花样烹饪表演、跨界营销……事实也证明,会“玩”的餐厅往往更受宠。
餐饮娱乐化的常见模式
在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7年度美食消费报告》中显示,80后、90后人群消费占比突破行业整体80%;在《辰报2018》中《2018年餐饮大数据分析报告》中,中国餐饮业正在趋向社交、娱乐化,晒图成为社交网络的重要势力,网红店扛起人气积攒的大旗。那么,近两年,又有哪些餐饮形式成为朋友圈的“常客”,社交平台的“明星”呢?
1、餐饮+娱乐
下午6点刚过,一家胡桃里门店内就已几近满座,并非周末,顾客大多来自附近上班的白领。他们一下班就来到了这里,三五好友,品着小酒,听着音乐,准备开启他们不一样的“夜生活”。
定位于“从晚餐就开始的夜生活”,心静时,它是可以躲在角落品美食听音乐的神游空间;活跃时,这里也可是微醺时与歌者一起舞动的释放空间……到底是要咖啡厅的浪漫还是酒馆的激情,取决于顾客的心境。在一次又一次地成为求婚场地,一次又一次地被顾客们自发晒到网上后,胡桃里音乐酒馆如今俨然已经成为休闲娱乐餐饮的重量级品牌。
2、餐饮+主题场景
海底捞在2018年开了一家智慧餐厅,网友评价其是一间“开了挂的餐厅”。几乎到点就需要排队,但是并不会烦躁,因为等位区堪比影院,阶梯式座位,每个座位上都备有小零食,蓝光效果自带科技感,并且,这里只是科技感的开始。
神秘星空、浪漫樱花……360度投影让顾客宛若身在科技体验馆,与此同时,机械臂配菜、机器人小可爱上菜……在海底捞智慧餐厅,顾客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用手机记录这些视觉盛宴,分享给更多人。
除了餐饮+科技之外,餐饮+情怀、餐饮+动漫、餐饮+电影等主题餐厅模式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这些餐厅大多通过打造主题场景的形式来突出主题特色,实现差异化运营。
3、产品+文化
近两年有一个热门词汇叫“少年养生派”,当年轻人拿起了保温杯泡起了枸杞,当规律、健康的生活成为更多年轻人的追求,除了大健康环境的影响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当下的年轻人越发重视文化的积淀。
走近消费偏向“轻奢”的素食餐厅便会发现,他们的主要消费人群不只有中年人,还有相当于一部分是来自于年轻群体。他们推崇素食的健康意义,亦在其中带来的别样文化氛围。比如,素食餐厅的古典风韵,甚至隐藏其中的禅韵佛法,在嘈杂的城市之中,这样的文化氛围让他们沉浸其中。
4、产品+互动
一直以来,受“后厨重地,闲人免进”的影响,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后厨是一个“隐蔽”的地方。而如今,后厨却开始成为拉近餐厅与顾客距离的媒介。
近两年,有相当一部分餐厅在尝试“明厨亮灶”,大多数意在让顾客吃上“看得见”的放心餐,而还有一部分餐厅则是为了“厨艺展示”满足顾客的猎奇心理,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比较常见的餐饮形式有铁板烧,将烧烤灶台转移到消费者面前,将烧烤的过程变成一场表演,突然窜起的火苗通常能够引起顾客的一阵惊呼,顾客一边与厨师聊天,一边观赏,这样的用餐体验,注定印象深刻。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餐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