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品类赛道决定了你的市场机会和发展潜力。选对了,事半功倍;选错了,事倍功半。
本文选取了 4 个在 2018 年最热门的餐饮品类,在新的一年里,餐饮人是否还有入局机会?如果有,该如何入局?
咖啡
2019将迎来“抢位”大战
说起中国的咖啡产业,有人说,2018 年是必须载入史册的一年。
传统咖啡巨头星巴克、刚成立一年却风生水起的瑞幸咖啡、勤勤恳恳的马拉松选手连咖啡、依托全家的便利店咖啡典型代表湃客咖啡,以及在后半年突然虎视眈眈的麦咖啡、肯德基咖啡……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数据显示,2013 年,中国线下咖啡店市场规模仅 135 亿元,2018 年这一数字上涨至 271 亿,5 年时间翻了一番。
与此同时,资本的搅局,让咖啡行业变得更加红火。
根据融资信息披露,仅 2018 年前 4 月,已有咖啡零点吧、小咖、星咖科技、友饮咖啡、Coffeenow、Coffee Box、GOGO 动咖啡等 7 家咖啡创业企业获得了融资,涉及外卖新零售、自助咖啡设备和咖啡运营平台。进入下半年,黑马瑞幸咖啡一骑绝尘,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融资两轮。
其中,在 2018 年 12 月 12 日获 2 亿美元 B 轮融资的瑞幸咖啡,估值更是达到了 22 亿美元,本土咖啡界首个“独角兽”也由此出现。
尽管被曝在 2018 年 1—9 月巨亏 8.57 亿元,瑞幸咖啡却仍未打算停下前进步伐,并计划在 2019 年新开门店 2500 家,甚至还有媒体消息称,瑞幸正在为 IPO 作准备, 今年将于香港或纽约上市。
此外,其它玩家也在新的一年里开始了不同细分市场的抢位大赛:星巴克仍以精品咖啡市场为主;连咖啡瞄准新一线城市开大店;湃客咖啡从全家独立出来开设独立咖啡馆;零点吧咖啡机布局新零售市场……
加拿大知名咖啡品牌 Tim Hortons 也被传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计划未来十年内在中国大陆开设 1500 多家店。
由此可以推断,2019 年,中国咖啡市场不再是一对一的挑战,而是会进入“大混战”。
而从整体来看,我国咖啡市场仍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咖啡年饮用量仅为全球 2.4%,市场极具潜力。
那么,2019 年咖啡市场要怎么做?记者在采访多位行业专家后,总结了以下几点:
1、回归餐饮本质,从供应链端去掌控产品质量;
2、便利性是一个机会空间,像全家的湃客咖啡,性价比和便利性都极具优势,加上口感也不错,很容易让还没有什么咖啡消费习惯的人买单;
3、本土咖啡品牌缺位,要想让咖啡成为中国消费者的一种生活方式,入局者不妨去打造一个有本土文化气息、有温度且不失气质和内涵的饮料,而不仅仅是曲高和寡的“高逼格”舶来产品;
4、咖啡是一种嗜好性饮品,而且它的购买行为不是冲动消费而是具有惯习性,2019 年的咖啡市场,抢位很重要。
咖啡市场虽然热闹了起来,但咖啡想要成为国民饮品,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何把咖啡市场做大?靠的是各品牌之间的良性竞争、共同成长。
新式茶饮
跟风赚钱机会不多,错位竞争是趋势
相比于舶来品咖啡,新式茶饮作为本土产品,在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后,仍呈现火爆之势。
据美团点评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 Q3,全国限制茶饮门店数量达到了 41 万家,一年内增长 74%。另有数据表示,截至 2017 年底,饮品的总店数量甚至超越了火锅,成为了整个餐饮总盘占比的最大赛道。
然而,在去年 12 月红餐发布的“ 2018 中国餐饮品牌力 100 强”榜单中,仅喜茶、奈雪の茶、鹿角巷、一点点 4 个茶饮品牌上榜。
由此看来,大部分品牌综合实力仍待加强,而一些极具品牌竞争力的品牌开始崭露头角。
此外,从敏锐的资本可以看出,在行业竞争的下半场,资本已经有了更多理性的思考——
从上表可以发现,2018 年上半年茶饮品牌融资不断,到了下半年,资本市场明显收紧,仅 gaga 鲜语和乐乐茶两大品牌获得过亿融资。而这两大品牌都特色鲜明:
gaga 鲜语:以“鲜果茶+轻食+社交空间”为商业模式,去抢占中高端消费人群;
乐乐茶:借助脏脏茶、脏脏包、芋泥茶等现象级产品深入消费者记忆点,成功引领了时尚潮流。
或许正如 gaga 鲜语投资人君联资本投资总监康毅所说的,“新茶饮发展速度和市场规模,注定了当中会跑出一些头部品牌,关注餐饮的资本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而君联资本的选择 gaga 鲜语则是基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
一边是新式茶饮市场头部、腰部品牌格局初定,一边是资本的日趋理性化,这就意味着,新茶饮市场再出现现象级品牌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而对那些已入局者而言,想要稳固市场地位,或许可以这样做战略调整: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