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消费升级的进程,实体商业纷纷借助电子商务升级转型,尤其在百货行业中更为明显。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北京西城区西单商圈三大传统商场——汉光百货、君太百货、西单商场均已 “触网”升级,希望能够抢占多渠道销售的“大蛋糕”,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消费者的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也更善于选择自己熟悉的渠道购物。相关数据显示,通过手机、电脑、实体店等多渠道购物者的花费比单一渠道消费者的花费平均高4至5倍。以消费者为中心、全渠道的经营成为零售企业转型的主流方向。
互联网转型成大趋势
传统零售业的“互联网+”目前除了开发电商平台外,还有小程序、电子会员卡及公众号营销等方式。借助美妆新零售一炮而红的汉光百货进行了很多互联网时代下的尝试,自2017年开始,汉光百货与腾讯小程序合作,推出集成微信支付功能的新版电子会员卡,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消费者排队交费的时间,并直接形成积分。
新媒体营销能够为传统商业产生连带消费,增加消费者粘性。北京商报记者看到,汉光百货微信团队每天都向消费者推送不同的信息,在推送时注重时间节点与推送内容匹配,比如日常工作日会有一些潮流服饰的搭配与信息,临近周末会更新一些相关活动资讯。同时,汉光百货的积分也可以直接抵现,让消费者获得实惠,同时也增加与百货店的黏性。汉光百货表示,通过微信让消费者更了解汉光百货,增强商场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而在新媒体上下功夫的不止汉光百货,位列西单商圈三强之一的君太百货也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营销宣传,随时向消费者传送商场活动信息。
除了汉光百货和君太百货,西单商场作为国内百货领域最早一批进军线上业务的企业,也为其他商业项目打下了基础。随着传统电商流量红利渐失,移动与社交相结合的微商市场成为各电商、实体零售及品牌竞相布局的渠道之一,西单商场选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结合市场对零售业的需要,率先触网找寻商机。西单商场于1998年开始尝试开展电子商务,是北京市国有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开展网上购物的第一家;2001年建立了西单商场igo5 爱购物网站;2006年与北京商业服务网、北京商务局信息中心携手获得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奥运特许商品网上独家经营权;直至2017年,西单商场将实体店与网店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对原有的运营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升级,最终上线微商城。
多渠道拉升业绩
实体商业盲目跟风电商以及移动购物,从风生水起入场到黯然离场的案例不在少数。汉光百货结合自身运营经验,提出以“顾客、商品、卖场”三要素为核心的“移动购物”,在今年全年业绩中,汉光百货的化妆品品类以60多个品牌创下超过10.6亿元的销售额,位居全国第一。而西单商场在奥运商品网上特许经营时间内,为奥运特许电子商务平台30余万会员提供商品展示和在线订购等服务,实现销售额4300余万元,网络交易遍布全国500余个城市及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共2页 [1] [2] 下一页 岁宝百货2.53亿收购江苏盱眙10幅土地 拟开发住宅及商业 以西单大悦城、汉光百货为代表的西单商圈如何逆势发展? 奢侈百货Neiman需解决债务压迫 季度利息支出8000万美元 百货业轻量化运营是趋势?王府井再试水自营集合店 朝鲜拟建6520平米百货店 向国内外游客售卖免税品 搜索更多: 百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