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百货很多产品应该都是它们自己的品牌,我没听说过,而且这些商品价格不算便宜,在天猫国际上购买,还需要支付一些进口税,我买过一次后就没第二次了。”12月6日,在外企工作的白领王帆(化名)这样向记者表示。
12月7日上午,记者数次致电梅西百货天猫国际旗舰店客服电话,询问关店事宜,但均被挂断。而梅西百货在线客服给予回复如下:“我们与阿里巴巴天猫国际的合约会在2018年12月31日到期,所以届时Macy’s将会撤店。”
对于梅西百货此次又一个渠道的“撤离”,一名曾从事跨境奢侈品业务的人士表示并不意外,“中国的电商有自己的特征,梅西百货这样的企业进来基本没什么优势”。
该名人士认为,梅西百货于中国是依赖电商生存,但这些线上平台本身的流量已过高速增长期,有些更是在走下坡路,同时获客成本则在不断增长。“梅西百货入局的时机就已经晚了,没太大优势。电商的玩法也不是梅西百货这样的企业可以适应的,中国的电商经历过野蛮生长阶段,很多都是玩爆款,短线操作”。
3
水土不服
在庞大的外资百货军团中,梅西百货并不是首个在中国碰壁退出的。在关闭了中国内地所有门店后,今年初,来自英国的马莎百货还把中国港澳地区的业务转手卖给了特许经营的合作伙伴,并且关闭了马莎天猫旗舰店。这意味着马莎百货彻底退出了中国市场。
2008年,马莎百货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先后在上海、苏州等地开设了多家门店,中国一度成为马莎百货最大的国际市场。
资深零售专家丁利国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西方百货败走中国市场有多方面原因。在商品上,这些外资百货并不是以知名品牌为主,很多都是销售自有品牌,但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是中国制造,在没有知名度,以及没有价格优势的情况下,自然没有竞争优势。
事实上,中国的百货业已经低迷较长一段时间。本土企业如万达百货、永旺乃至银泰等也在经历着调整期。
“中国市场变化太快,创新特别多。许多外资企业一方面有很多固有的规矩,不能完全本地化,一方面决策速度很慢,进入中国市场后很难适应。所以外资企业的标准化和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矛盾很难调和。”丁利国指出,不仅仅是在百货领域,这样的矛盾状况在外资卖场中也一样存在。
来源:《国际金融报》 记者 王敏杰 蒋佩芳 共2页 上一页 [1] [2] 被网购逼走的外资百货去哪了 京城两家外资百货齐关店 北京两家外资百货门店同日撤店 凛冬将至? 外资百货国内现状:10个站稳脚跟7个处境艰难 重庆外资百货第一店大坪百盛将于月底关闭 搜索更多: 外资百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