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2016年5月,英国时尚电商网站ASOS宣布停止中国区运营。该中文网站自2013年成立以来,一直经营不善。除货品更新慢,不适合中国消费者品味外,ASOS与Topshop在中国都存在同样一个问题,在中国的定价偏高,缺乏价格优势,使得英国的快时尚品牌在中国无法立足。
不过,有喜也有悲。和上述败北中国市场的几家快时尚品牌相比,在中国市场,依然高歌猛进的快时尚品牌不在少数。由于目前,还查不到相关的2017年数据,但是据赢商网统计2016年十大快时尚品牌(C&A、Forever 21、GAP、H&M、MJstyle、MUJI、NEW LOOK、UNIQLO、UR、Zara)2016年在中国内地新开门店415家(不含升级重开门店)。
例如,《华夏时报》记者在日本快时尚品牌MUJI官网上也看到,今年以来,其每月开店数量平均5-10家,显然没有关店迹象,仅仅在天津关店一家。
从整体发展状况来看,随着一线城市、东部经济发达城市快时尚市场饱和度的越来越高,这些快时尚大牌的竞争开始更多投入到中西部二线城市,长沙、西安、成都、天津、昆明、重庆等成为了快时尚新店布局的重要市场。随着二线城市竞争的逐渐激烈,快时尚市场有着往三线城市下沉的必然趋势。
在程伟雄看来,时尚品牌潮涨潮落是很正常的,这是个例,不是群体品牌原因,从另一层面也说明本土消费者日趋成熟,懂得选择自己需要的穿着配搭,不会盲目崇拜跟风国外品牌。
速度后遗症渐显
快时尚服装活跃在中国市场要从2002年优衣库进入中国市场说起,当时也是开启快时尚品牌入华热潮,再到2005、2006年各大外来快时尚品牌席卷中国各大城市。
如今10年时间过去了,快时尚品牌的模式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新鲜感已经开始逐渐消退。如今,Zara和H&M的模式被众多大牌效仿,其优势也不再明显。
比起快时尚品牌扩店的疯狂速度,其盈利却开始逐渐放缓。据悉,H&M在中国门店数量迅速增多的同时,销售额从2008年高达80%的增速降至当下的6%。
高性价比、较快的产品更新速度也成为了这些品牌共同的特性。但从去年开始,快时尚的“速度后遗症”开始暴露,“模仿大牌”、“质量低下”的特点将品牌和消费者的需求对立起来。
对于大众的审美疲劳的瓶颈,Zara早在去年就透露会放缓店面扩张,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到线上渠道。另外,消费升级的浪潮正在国内席卷,随着国内消费群体购买力的增强,目光也在瞄向更多国外的设计品牌,质量不稳定、喜欢抄袭其他品牌的Zara自然不再是消费者的首选。
虽然,截至发稿前,排名靠前的Zara和优衣库方面还未回复本报记者的相关采访,但是Zara Inditex首席执行官PabloIsla此前曾表示,放缓门店扩张速度并不意味着公司将不重视实体零售业务,而是公司在资源分配上,会优先考虑那些占地面广、处于黄金地段且在主要大城市的旗舰店。随着Zara在门店扩张更加精细化,关闭业绩不佳的店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任何品牌都有门店开开关关的,这很正常。”程伟雄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但品类的同质化是快时尚品牌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如何把握流行趋势做好产品上新的快速反应是衡量一个快时尚品牌的快,同时对于国外快时尚品牌如何融入中国市场进一步下沉三四五线市场是很大挑战,下沉之后对于本土快时尚品牌挑战进一步加剧,特别产品价格竞争激烈。”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快时尚行业游戏规则正被改写 只卖衣服已经不赚钱了 英国快时尚品牌本土失利 凛冬将至? 快时尚争抢美妆蛋糕 继香水后Zara再推唇膏 GAP落伍 国际快时尚进入疲乏期 NEW LOOK含恨退出中国 快时尚进入衰退期? 搜索更多: 快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