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宗庆后公开发问,“谁动了我的营养快线”,后有娃哈哈“大小姐”宗馥莉的“新作”亮相——其实,就是娃哈哈曾经的“当家花旦”、营养快线换了身行头。不论何时,企业积极求变都是值得肯定的,但不知变“潮”了之后的娃哈哈,会迎来多少埋单人。
1
换新装
昨日,娃哈哈集团(以下简称:娃哈哈)官方微信发布了《别拿标签定义我》的文章,核心内容是说,娃哈哈即将推出新款限量版营养快线,不仅如此,广告语也换成了新的——“你,足够出色”。文章还表示,新产品将在娃哈哈的线上平台进行销售。
这是娃哈哈的“大小姐”宗馥莉担任娃哈哈品牌公关部总监后推进的项目。对此,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还“不遗余力”地为女儿“造势”,登陆了许久不曾更新的微博,并发文“谁动了我的营养快线。”
“娃哈哈应该是想重振营养快线。”有业内观察者表示,“毕竟,营养快线曾是一款年销售过百亿元的大单品”,却因为彼时的“谣言”严重影响了产品的销售。
2009年,一篇名为《数名家长投诉娃哈哈营养快线,小孩喝后患病》的报道广为传播。不过,在文章发布前,工商局已经确认投诉无效、出具产品无质量问题的报告。娃哈哈可谓“躺枪”。
2012年,网络上出现了一组营养快线经长期放置后变成“凝胶”的图片,引发公众讨论。纵然,娃哈哈发表声明指出是正常的蛋白质凝胶现象,也得到业内认可。但仍有很多消费者表示“为安全起见,不再购买”。
至于在众多产品中,宗馥莉为何选择拿营养快线“开刀”,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娃哈哈在产品、渠道、人员等方面均面临压力。更换包装,一定程度上是娃哈哈对年轻人的‘让步’,表明娃哈哈想扩大消费群体,更贴近年轻人的风格,而营养快线是比较合适的,这款产品的主要目标受众就是都市白领。”
“但若追求起来,娃哈哈终归还是个儿童饮品的品牌。”他补充道。
对于此次更换包装,不论娃哈哈方面有多自信,其多位经销商还是选择了:观望。
宗馥莉许是深知其中利弊,换包装的动作也显得“小心翼翼”。这款“炫彩”产品并没有冒然进军线下,仅在线上销售,且限量。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宗庆后发微博予以“造势”,但相关微博并没有引起网民太多关注,相关留言、转发也停留在百位数左右。
“走出这一步不容易,宗庆后以前都很朴素,包装几十年没有换过。”饮料行业观察者马磊表示,此举值得肯定。
尼尔森数据显示,近年来,娃哈哈包装水等传统大单品销售进入下滑通道;另外,娃哈哈在推新品方面也屡屡受挫。再结合娃哈哈外包装的“形象”,于是,有关“娃哈哈业绩下降,是因为太土了”的评论也此起彼伏。
对此,有经销商表示,“娃哈哈的产品大多面向乡镇市场,相对而言,这部分人对于品牌感和设计感的要求不高,但对于价格却很敏感。不过,随着家庭收入的提升,乡镇市场的消费需求也确实是向上的。”即使价廉,人们对“物美”的需求也在提升。
投资人士徐新也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她举了一个例子,“曾经的饮用水行业,成本最高的是瓶子而不是水。所以企业把瓶子做的特别薄,降低成本,又靠万名销售大军打开了三四线城市和城乡结合部的销售渠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开始对过薄的瓶子产生不满,一开瓶,水就洒在手上了。”
不过,业绩下滑可以通过换包装来缓解吗?
近年来,娃哈哈但凡有点动作,其“老问题”就会被翻出来。比如娃哈哈的出新“套路”。有人总结称,娃哈哈的创新精神不足,总是找市场上相对成功的饮料产品进行对标,并迅速复制,再借助稳固的经销商体系将产品投放至终端,辅以大规模广告宣传。
这种“套路”又被称为企业找风口、迎热度的一种方式。“但饮料行业哪来那么多风口,另外,娃哈哈这几年在推新品方面确实耐心不足。”前述观察人士表示。
现实是,娃哈哈近几年的业绩一年不如一年。浙商杂志发布的《2018浙商全国500强》榜单显示,娃哈哈在2017年实现营收464.5亿元,同比下滑64.6亿元,与2013年创下的782.8亿元最高营收纪录相比,足足缩水300亿元。2013年至2017年,娃哈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82.8亿元、720亿元、494亿元、529亿元、456亿元。
共2页 [1] [2] 下一页
娃哈哈推限量版营养快线 发力线上难挽颓势
娃哈哈上线限量版营养快线 提升品牌年轻化又一新动作
娃哈哈要上市背后:五年营收降300亿 产品老化新品不振
蒙牛、娃哈哈、伊利等巨头的“社交零售”到底是什么?
宗庆后:娃哈哈瞄准智能物流 中国市场潜力很大
搜索更多: 娃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