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日本经济新闻》在内的多家日本主流媒体报道:今年年初至今,打着日本国宝级艺术家草间弥生和村上隆名头的虚假展览,陆续出现在深圳、广州、武汉、上海、天津等多座中国城市的购物中心,有的是以草间个展的形式,有的则标榜是草间和村上的联合展览,其中展出了大量赝品。草间弥生本人出面发表声名,表示“极为遗憾”,也有多家国内策展方发布公告,声称所展为真,更有各大媒体报道指责购物中心“没有版权意识”。
真假难辨的“草间弥生IP展”事件,成为本年度购物中心运营方面最受各方关注的事件。对于商业地产人来说,这不是一件“看热闹”的事,身处其中,有诸多亟待解答的疑问。为此,我们在调查的同时,在内部开展了广泛讨论,并对有着多年购物中心活动实操经验的云猫CEO王楠进行了采访。本文为经过讨论、采访后梳理所得。
草间弥生与她的作品
IP类活动对于购物中心来说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在一线城市,IP展览的频次已经经历了井喷的过程,在更多的二三线城市,IP展览也越来越成为购物中心活动的首选。这种高速发展的态势自然暴露出许多问题,类似于 “草间弥生IP展”事件的纠纷其实亦有不少,而版权其实是众多问题之一,我们从购物中心做IP展览的核心逻辑说起。
购物中心为什么要用IP?
“本质是获取流量”,王楠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解释购物中心做IP展览的目的。
流量的叠加和转化,是购物中心选择IP的核心逻辑。但在实操过程中,有大量的购物中心只能做到流量的瞬间爆发,却无法做到叠加与转化,即便产生了转化作用也无法对效果做出准确评估。属地的限制作用对于购物中心渐弱,圈层化的兴趣集群,越来越成为人们消费行为的核心特征,在不久前中商数据与朝阳大悦城合作的“大数据曼哈顿计划”研究也昭示了这一点:对于有内容输出能力的购物中心来说,辐射半径已经从过去属地化的形态发展为面向全城的目标人群。而与这种趋势相对应的,则是购物中心活动运营从面向属地消费者的打折促销逐渐转变为以内容、体验为核心的活动形式。购物中心为了提升自身在内容层面的输出能力以大幅度拉升流量,会选择具有引流作用的IP。
动漫类IP备受年轻客群追捧
花了很多钱拿授权做IP展览,做之前对效果无法预知,做起来看似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做完却发现一地鸡毛,投入产出比十分不合理,更倒霉的是遇到假授权,出钱出力却惹上法律纠纷和舆论指责。
对于许多购物中心来说,IP犹如一个黑匣子,其招采价格、实际效果、版权归属都不透明。对这种不透明的缘由,我们从购物中心和IP两端进行剖析:
购物中心端:“急”与“贵”
购物中心在招采IP时往往有两种心态:一个是急,一个是觉得贵。
“急”是因为购物中心往往在遇到问题时想起来使用IP:比如掉铺率达到10%以上,比如新的领导上任需要业绩等等,但这种求快的心态就导致了购物中心无法有效的发挥IP的价值。王楠打了个形象的比喻,“IP资源方有的是药片,而购物中心需要的则是药方”。
药片与药方有很大区别,大量有用IP的资源方,虽然对各个IP的情况比较了解,却并不了解某个特定购物中心的需求:如何利用IP结合购物中心的情况做一个沉浸式的场景?如何做出独特的体验?如何做定制的产品设计?而购物中心在“急”的驱使下直接采买的,只是一个授权,最终落地的效果很差。
香港某购物中心的艺术品展览
“贵”的心态则是因为对IP价格无法控制。许多运营多年的购物中心,自身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庞大的比价系统,会有严格的报价体系,这套报价体系遇到IP就产生了bug,算不清楚一个IP到底需要多少钱。IP是没有明码标价的,其价格取决于购物中心本身,即便是同一个热门IP,对某些购物中心报价可能是200万,而对另一些购物中心还要付场地费。招采报价系统在这种动态博弈中无能为力。
在“急”与“贵”的情况下怎么办呢?拍脑袋或者路径依赖就成了常态:在面对100家资源方100个报价的情况下,只好拍脑袋;或者只能选择之前有过合作的,或者向同行打听来得。对于最终的效果来说十分不靠谱。 共2页 [1] [2] 下一页 宜家加码商业地产 计划在华新建三个购物中心 商业地产面临的“三座大山” 天津商业地产转型:传统百货让位餐饮娱乐商家 反思与突破:如何构建商业地产新能力? 2018第三季度中国商业地产指数报告 搜索更多: 商业地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