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今年本土品牌数量较往年的涨跌幅度,屈臣氏回应记者,未对本土品牌进行数量比对。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屈臣氏国货品牌(护肤、彩妆品类)数约为21个,2016年增长至30个左右,屈臣氏一直以来都是国货兵家必争之地,“进驻屈臣氏,能为本土品牌带来渠道红利及广告效应。”张兵武告诉记者,“然而,屈臣氏的生存条件较为苛刻,本土品牌要承担进场费、促销费、条码费等后台费用及账期压力,不少本土品牌在屈臣氏都是处于不好好做,没销量,好好做又赚不到钱的两难境地。”对此,屈臣氏回应记者称,不方便透露。
效果待考
在高宏达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升级后,包括升级门店形象及服务、调整品牌架构等,从屈臣氏今年的表现来看,似乎已初见成效。
根据长和最新发布的中期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屈臣氏在中国拥有3377家门店,中国门店的销售额为123.53亿港元,同比去年增长16%,同店销售额跌幅由4.3%回弹至1.4%。
然而,引进进口产品是否能让店铺成功实现利润增长,目前尚未定论。
有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屈臣氏的零售利润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后台利润、后台费用补贴,而这部分费用主要来自国货品牌。
对于屈臣氏内的进口产品,张兵武告诉记者,“进口产品供货折扣高,利润低,主要用来吸引客流,定位是引流品,不是利润品。”
凯度消费者指数今年7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中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四强分别是中国、韩国、法国、日本这些地区的产品,其中,中国的彩妆及护肤销量以压倒性优势胜过其他三个地区,占据了近一半的销售总额。
报告称,随着中国本土品牌的品牌力、专业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创意十足的营销活动,百雀羚、韩束、自然堂等国产品牌都在本土市场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同时,许多国际大牌也选择了在中国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
同时,记者也随机采访了门店外的几位消费者,“价格虚高,产品知名度低”、“产品没什么辨识度,很多品牌都不认识”、“去屈臣氏不会买化妆品,反而一些药品、个人护理用品比较吸引我。”消费者如是对记者说道。
(来源:投资者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屈臣氏试水微信小程序 打通近仓发货 屈臣氏进驻饿了么 业绩下滑的无奈反攻 屈臣氏与饿了么合作 提供闪电送服务 屈臣氏进驻饿了么 线上下单1小时闪电送 屈臣氏北京彩妆概念店引入“旋转寿司” 吸引年轻客群 搜索更多: 屈臣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