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歪曲的价格营销
其实价格营销在商业上是一种很普遍、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起到效果的营销方式。
但由于餐饮市场竞争的日趋计划,不少餐饮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开始在价格营销上“走火入魔”。
低价营销并不是万能的,在周星驰主演的喜剧《食神》中,就有低价牛丸反而不受消费者待见的情节。
不少商家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提高产品质量,也不是完善消费者的就餐体验。
而是一味地打“价格战”。
这样虽然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顾客,却根本不适合长期发展。一旦活动力度降下来了,占惯了便宜的消费者自然不会再来。
这种自杀式的低价营销往往是创造了虚假繁荣,忽略了长远利益。为了营销而营销,最后损害的只有自身利益。
而且价格战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往往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恶性低价竞争往往是导致食品安全的罪魁祸首,售价那么低,不想亏本就只能在成本上做手脚。
低价营销真的是必死局?也不一定
1、互补性组合定价策略
所谓互补产品,是指只有相互配套才能被消费的商品。
在互补品中,价值大且使用寿命长的商品为主件,价值小寿命短且需要经常购买的商品为次件。
互补品最典型的定价策略,是将主件定以低价,以大大增加产品的竞争能力;而对次件定以高价,以弥补主件低价所损失的利润,并使整个产品组合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比如博士伦眼镜为了推广隐形眼镜,便故意将隐形镜片的定价放的很低,并多次降价。
消费者为了贪便宜购买了隐形眼镜,但随之也必须购买一系列的消毒液、清洁剂、贮存液等,而这些主件消费的补充品被定以了高价。
小米手机也是如此,雷军曾经在发布会上说,小米手机的硬件利润不到5%。
虽然小米手机硬件不赚钱,但以此构建起来的小米生态链却是一笔不错的买卖。
同样的道理在许多餐饮品牌中也有出现。
比如快时尚餐饮品牌绿茶餐厅在做外卖时,就故意将招牌菜“面包诱惑”降低价格。
消费者为了凑齐起送价,自然就会点一些其他的菜。
正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才是人生赢家。
2、换一种呈现方式
同样是做促销,但肯德基、麦当劳这样品牌往往不会直白地降价,而是采用优惠券的形式。
因为比起简单粗暴的直接降价,优惠券更容易让消费者在心理上形成应激机制。
再加上现如今不少餐饮品牌都有自己独立的线上平台,比如微信公众号之类的。
这样的社交媒体是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每当他们看到名目众多的优惠券和app时,就会产生一种“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感觉。
每看一次和再看一次的过程,都会无形中加强这种的消费倾向和品牌感知。
这是单纯的降价做不到的一点。
▲麦当劳优惠券
还有就是,优惠券能让消费者在实际支付中造成价格失敏,持续刺激消费者。
我们不难发现,麦当劳等快餐的优惠政策常常会结合自身的销售情况进行更新。
比如一份麦乐鸡套餐门店18元,优惠券可能这周会把价格设为14.9元下周又设为15.9元,或者搭配饮品、小食等副餐。
如此变来变去,消费者对优惠券上的价格猜不透,干脆就不去猜,只用坚持一点——使用优惠券会比门店便宜,就行了。
3、千万不要超出底线
最近由拼多多引发的,消费者对低价产品的讨论非常火,甚至催生出了一系列对消费降级的深度思考。
但事实上,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已经不能容忍低廉且劣质的产品了。
大家还是秉承着“贵的东西除了贵,其他的什么都好;而便宜的东西除了便宜,其他什么都不好。”的原则在看待事物。
中消协也针对这种现象发文称:低价营销不能突破产品质量安全和拒绝售假两条底线。
对餐饮经营者来说,价格营销只能作为一种手段,但绝不能成为维持餐厅经营的唯一策略,这样做,最终不过是害人害己的“自爆”式发展。
(来源:玥老板 胡茵煐)
共2页 上一页 [1] [2]
餐饮业态为何在购物中心“往下走”?
本地生活服务报告:东莞男性最爱餐饮创业
“新茶饮”旋风之后 “国民饮品”豆浆将给餐饮界带来什么?
餐饮制胜关键:找到品牌的新拐点
餐饮市场4万亿规模潜力巨大 多家餐饮业公司加快上市
搜索更多: 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