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便利店的圣诞快乐
人们在便利店里找到了生活的尊严,而便利店的经营者亦在默默努力。
2006年的日本北关东,四处弥漫着不景气的气息。随着一家工厂的撤出,雇佣和正式员工减少,缺少保障的合同工越来越多。
而当地的一家LAWSON便利店,却凭借圣诞节蛋糕,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但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全靠店主的辛苦经营。在经济下行的日子,即使是站在收银台前,他都能察觉到客人日渐紧张的神情。
圣诞将至,人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清晨,刚上完夜班的工厂职员,会百无聊赖地在便利店翻上一会杂志,再带着薯片和可乐离开。薯条和可乐,是他的早餐。
大部分的上班族,都行色匆匆。送货的司机买好瓶装茶和面包匆匆离开;母亲用最快的速度买好固定的面包和饮料,送孩子去托儿所,然后再赶去上班。
毕竟,圣诞节只是居民们短暂的中场休息。平安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孩子舔掉蛋糕上雪白的奶油,是这个节日最大的意义。繁忙还在继续,唯一的不同,是晚上回家时,大家会从LAWSON带上一个圣诞节蛋糕。
平安夜的这天,店主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来到店中。直到晚上十点之后,刚从餐厅下班的女职员取走最后一份预定蛋糕,店主才回家。
儿子与妻子已经入睡。好在,女儿还醒着。在镜头前,店长终于能好好坐下来品尝到了蛋糕的滋味。
长久以来,店主试图多与顾客交流,但他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是对的:“毕竟,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这样吧。”当记者对他说,他是如何被顾客肯定时,这位已经上了年纪店长,居然在镜头前掩面而泣。
便利店,都市人的避风港
便利店,编织了城市的故事,亦成了都市的港湾。
还在念大学的时候,喜欢和朋友深夜在校外散步。在浓重的夜色中,整座城市都被折叠翻转。黑暗的城市就像一片汪洋,而明亮的麦当劳、全家和7-11则成了城市的灯塔。
在他们的指引下,你会看到路边烧烤摊,在打烊的发廊前营业,不眠食客就着啤酒聊天;餐厅完成清洁工作后,留在门口的一滩脏水;以及,报刊亭拉上卷帘门后,露出的“侦探柯南:2818XXX”涂鸦广告。
在7-11,那些无害但放荡不羁的机车青年们,喜欢在凌晨两三点买一份加了鱼蛋的车仔面。
便利店,记录了城市鲜为人知的面容,亦带给我们尊严和安全感。
蜗居在房租昂贵的城市,租住拥挤的合租房。但是,一想到楼下还有一家无论何时都向我们敞开的便利店,生活就好像没有这么糟。无论是想要逃避拥挤,还是逃避孤独,便利店都能为我们提供自由呼吸的空间:
一个人坐在学校边上的罗森吃泡面,因为没有人能和我结伴去食堂。(@白烟霍)
下班后的饭团和可乐,然后在全家门口坐到太阳下山,夜幕降临再回家。(@一维君)
便利店的饭团。经济实惠饱腹佳选。(@天秤座的小飞镖53880)
一个人来到异国他乡,在困窘孤独之际,窗明几净的便利宛如我们的第二故乡。
便利店还拥有一种强大的包容力,无论我们是买3元的冰棍,还是30元的哈根达斯;是吃5块钱饭团,还是20元的便当,都没有关系。
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形菜单,和取悦自己的方法:
萝卜、鸡蛋、笋片、千页豆腐、牛肉丸,来一包悠哈。看看果汁有没有打折,最后拿一瓶脉动。(@吃饭不能吃太快)
饭团和卤腐竹拌在一起特别好吃!(@柚子埋在雪堆里)
工作一整天之后,路过711就会进去买一瓶鹅岛啤酒。(@翟人疾)
在燥热的午后,去冒着冷气的7-11吃冰;在寒风肆意的冬日,去全家买一杯温热的咖啡,如果还有胃口,再吃上一份热气腾腾的关东煮;在微凉的夜晚,把便利店视为散步的终点,并为应该买酸奶还是冰淇凌纠结一阵子。
从便利店获取来的幸福感,并不差。
而曾经那些看似琐碎无聊的平庸日常,也被大大小小的便利店串联,成为一张带着脚印的地图,见证着你在这座都市奔走的痕迹,和点滴的喜悦。
最后,分享一个关于便利店的未解之谜:为什么在北京找便利店比找对象还难???!!
(来源:看理想©)
共2页 上一页 [1] [2]
易捷成中国便利店之王 中国便利店TOP70都有谁?
广州新赢家商贸有限公司优客龙进口商品便利店怎么样
超盟数据毛日宏:数据链接人、货、店、仓,AI赋能便利店精细化运营
亚马逊计划2021年前开设3000家无人便利店
邻家之后 又一家便利店被曝资金链断裂
搜索更多: 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