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人挪活,树挪死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么判断在哪里更容易找到好工作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将各个城市新项目开业数、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GDP同人才需求进行了交叉分析。

通过分析,猫头鹰研究所(MalltoWin Lab)发现:
人才需求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皮尔逊相关性0.870)和新项目开业数相关性最高(皮尔逊相关性0.828),但同GDP相关性较低(皮尔逊相关性0.306)。

你可以不用管皮尔逊是谁,只需要知道:
看这个城市商业地产类的工作是不是好找,就看这个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成长性如何,未来一二年内是不是有大量预计新开业的项目。
如果,这个城市外来人口减少、消费沉闷,未来一两年新开业项目数量不如之前,那真的对不起,你可能需要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流动“起来了。

人挪活,树挪死。商业地产依然处在一个快速增长阶段,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锻炼的机会,都是一个学习成长的平台。
中国的商业地产还处在初期,观察欧美商业地产的今天,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充满美好前景的行业,这是一个值得作为一生职业的行业。从不同城市体会消费的本质,从不同的项目洞察地产的模式,从不同的岗位历练商业的思维,为了未来30年的职业生涯,你值得为此而“流动“。
4
迈进大公司
经过10多年发展,商业地产正日益呈现资本化、规模化和专业化趋势,这既是商业地产本身属性所致,也是市场发展竞争白热化后的必由之路。
资本化拼的是融资能力和融资成本。
在当下的市场中,只有国企、央企或外资企业才有机会获得更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持有型商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融资趋紧的市场环境中,商业地产的收购和重组日益活跃,其结果就是大鱼吃小鱼,中小型地产企业将日益淡出。
近年来,商业地产企业的头部企业凭借着相对优势在持续扩张,每年新开项目从10家到100家以上不等,成为商业地产领域的用人大户。
数据显示,2018年8月份商业地产TOP50企业中,万达、碧桂园、新城、华润、绿地在职位需求上排名前五位。

商业地产人的职场发展依靠的就是平台,专业的晋级更多需要在专业的平台上进行。
大企业的扩张为成长期的从业者提供了更多专业能力增值的机会。
然而,机会总是偏向有准备的头脑,立足现有公司、现有平台,对标大企业人才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业绩、业务能力、综合管理水平和知识/学历体系,才是晋级大企业的正道。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华润、恒大、碧桂园都在做新零售 能拯救社区商业地产吗? Distrii办伴再获殊荣 科技+服务+空间 激活商业地产价值 传统商业地产模式面临大败局,我们靠什么赢得未来? 泉州实体书店新业态:营造公共文化空间 拥抱商业地产 重庆商业地产新常态:租金分化加剧,五大商圈抢七成人气 搜索更多: 商业地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