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外卖挤压快餐、快餐市场不好、网红餐厅吸引眼球?和合谷怎么看?
1、外卖挤压快餐?错!外卖反而扩大了快餐的应用场景和人数
有人认为,外卖在挤压快餐的份额。
而赵申的想法,却刚好相反,他认为,吃快餐的人其实越来越多了,而不是越来越少。
说吃外卖的人变多了,人们吃的“外卖”是什么?其实,绝大部分仍是快餐。从这个角度来看,快餐的应用场景和人都变多了。
而吃快餐的人增多了,和快餐社会化有关。
要知道,40后、50后是热衷于做饭,而60后、70后是能做饭,80后是不爱做饭,90后是不会做饭。
而现在,80后最大的有38岁,90岁最大的有28岁了,他们正是快餐消费的主体。
当到外面吃饭,已经变成了消费趋势,变成了生活习惯,快餐的客群也就增多了。
2、快餐市场不好了?是你的企业不好了
任何市场条件下,都有好的企业,也有不好的企业。
在当初洒豆成金的时代,连锁快餐吉野家却亏得一踏糊涂。
当时,赵申曾接手DQ和吉野家这2个项目,领导已经向赵申表示过,“吉野家是个赔本生意”,能扶则扶,不能扶则弃,然而,在赵申的经营下,吉野家竟起死回生了。
竞争是必然的,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就是要淘汰掉落后的企业和产能,所以,不是市场不好了,是你的企业不好了。
3、如何看待网红餐厅?日流水曾卖到13万,我当年也是网红。
“年轻人有很多创意是我们想不到的,不过,网红的过程我们也经历过,只是那时候还没有网红这个词。”赵申如是说。
05、06年是和合谷的黄金期,在当时纸媒盛行的时代,铺天盖地的全是对和合谷、赵申的报导。
2005年和合谷292平的西单店,日流水最高可以卖到13万。这个流水就算放到现在来看,也足以让很多人羡慕。
那个店当时恰恰卡在了一个黄金点,夹在了麦当劳和肯德基之间。
赵申认为,现在的网红餐厅很注意营销,其实更应注重营运。
做500强容易,做500年难;做10个店容易,做100个店难。
当你的连锁门店只有7-8个,老板一个人就能控制;当连锁店到达10-50个,是一个阶段;当连锁到100个以上,又是一个阶段了。
企业越大,店面数越多,层级架构就越高,控制点也就变高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做到,各个链条的环环相扣,节点和控制点还要相对地少,都很有讲究;
比如,和合谷使用复合调味料,也是为了降低控制点。
四、餐饮4.0时代,将是设备与大数据的双剑合璧
1、既要好吃、又要快捷怎么办?研究专业的智能化设备,形成差异化
记者曾到和合谷的门店体验过,点餐过后,仅仅等了一分钟左右,菜品就上来了,就口感来说,产品也称得上“好吃”二字。
口感好,这与和合谷产品的现做有关,但以快速、便捷为诉求的快餐,能靠传统的厨师炒制的方法吗?很难。
于是,和合谷自然就想到了,把现代装备(设备)作为突破口。其创始人赵申,还自己带团队一一攻克装备(设备)难题。
a. 现代装备在快餐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代装备对快餐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先看麦当劳,麦当劳的汉堡肉饼是在门店,由现代装备进行现场烹饪的,要经历一个由生变熟的过程。
“新鲜上好的食材会进入这个现代装备,出来后,外焦里嫩,肉汁全封在里面了,里头还有汁,鲜美无比。”赵申说道。
再看吉野家,吉野家的肉为什么好吃?靠的是专业的煮肉锅;
再看真功夫,它的万能蒸烤箱也是众所周知的公开秘密。
b. 应用设备的逻辑:通过控温控时,来控制口感
那么,和合谷怎么做呢?
赵申把中餐里三十多种烹饪工艺,精简为了六种。
把六种工艺对应了六种装备,实现了和合谷的产品的现做现炒。
这些设备的运用,都不是简单的机械地模仿人的动作,而是各种烹饪要素的分解与再整合,比如,通过控温控湿控时,最终来控制口感。
中心温度设置到多少,口感才能达到最佳?比如,牛肉做到十分熟,就已经嚼不动了。
它的内在逻辑便是,通过智能装备(设备),控制一些关键节点。
通过这些关键节点的控制,让快餐工艺实现标准化、专业化、简单化。
而,这三者的逻辑关系是,标准化要做到万遍如一、不走样,专业化要做到标准更精,并落到简单上。简单通过智能装备(设备)才能重复万遍不走样,才能精简高效。
2、中央厨房≠食品厂,前者是定制,后者是生产
要想在门店用专业设备现炒,还需要配合,比如,要依靠中央厨房这个大本营。
但并不是说,利用中央厨房,直接出成品,可免去现场的烹制。
这是对中央厨房的误解,直接出成品纯粹是食品厂的概念。
很多业内人士,对中央厨房和食品厂的本质分不清楚。
中央厨房,是大批量定制;食品厂,是大批量生产。
和合谷理解的中央厨房,是通过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化装备的结合完成中餐标准化的关键环节:
1)对原材料进行前切配、前处理,实现传统中餐烹饪原材料“片、丁、丝、块”的标准化。
2)统一复合调味料的研发与生产,实现特色风味标准化。
3)大批量定制,以和合谷的红烧肉为例,中央厨房会根据门店前端的需求,将像红烧肉这样的蒸煮类的餐食提前制作好,在最佳尝味期内保质保量地送到门店。
3、真正适用料理包的,只有蒸煮两类工艺
近期,料理包事件在餐饮圈炒的沸沸扬扬。
中国的厨艺博大精深,赵申认为炒、煎、烤、炸类工艺菜品基本做不了料理包。
适用料理包菜品的是蒸煮类的工艺菜品,比如罐头食品或软罐头食品。
对这些工艺,赵申一一进行了解读。
“煎、烤”用料理包后,还有“煎、烤”的感觉吗?炭点产生的焦香味早己荡然无存了。
炒,是水油介质,炒的菜品用料理包二次回温,还有当时“炒”的那种口感吗?
炸,都说复炸问题不大,你看看复炸食物里的汁水都没有了,能好吃吗?
所以,为什么要控湿,其实是在控口感和新鲜感。
再反观蒸煮类,它们为什么可以用料理包?
有的地方有风俗,正月十五之前不开火,因此,过年的时候,家里会做上一大砂锅红烧肉,一做就能吃半个月,而这肉,因为时间久,慢慢进味,竟也越吃越香。
4、趋势:餐饮4.0时代,将是设备与大数据的联动
赵申认为,餐饮业的方向是人性化、个性化与智能化。餐饮智能化五个方面:
第一,保持餐饮业美食的特点和自然属性;
第二,口味健康营养个性化;
第三,服务智能化;
第四,供应智能化;
第五,装备智能化;
打通餐饮智能化五个方面背后需要一个巨大的云平台(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没有的话,是实现不了的。
具体到生产装备智能化上,就是设备与大数据的联动。
比如,消费者准备点餐时,系统会识别这个消费者,并调查其健康数据、喜好数据等,能清晰地知道Ta喜欢什么。
而后端能直接调出餐企有什么,能做什么;
这些数据又和设备联系起来,系统设置让其几分熟,设备自己就几分熟了,既满足了个性化,又实现了高效。
这样,从消费者决策到后端的餐食制作这一整个流程,就实现了联动和智能。
实现这个,时间会很长吗?也许不会。
在以前,你能想到会有一个叫智能手机的东西出来吗?更难以想到,它对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赵申说:“我干了20多年的餐饮,前15年的东西,基本没有用了。”
职业餐饮网小结:
如今,餐饮的更新迭代越来越快,有时候,我们会觉得那些有着十几年历史的传统餐饮品牌老了、不新潮了。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也意味着这些品牌经过了时间的磨练,大浪淘沙,沉了下来。
而一个品牌能稳住、站住脚,就必然有它的优势,像和合谷这样的连锁快餐,经过多年的试错、实践,在练内功上,已经有了炉火纯青的经验,而这,正是如今的新餐饮品牌需要的东西。
(来源:职业餐饮网 焦逸梦)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上海300余家餐企便利店已经使用可降解环保餐盒
又一餐企无奈卖身 餐饮业正式进入“养猪”时代
端午节逢世界杯 老字号餐企外卖收入增两成
从单店、连锁店到品牌店 怎么打破餐企三道坎的壁垒?
高效率的日本餐企都是怎么做快餐?
搜索更多: 餐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