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部分餐企都是从0到10,再从10到1,再从1到n
好了,即使方向正确,资源上也压倒性投入了。就一定能成功吗?
答案是不一定。
为什么?
因为当你真正打算去做一件事就会发现,资源是永远不够的。
怎么把仅有的资源配置在关键动作上,才是效益最大化的根本原因。
一个企业是由品牌、营销、团队、管理、运营、设计、产品、服务、供应链等多个子系统组成一个大系统,形成一条价值链,并独立依附于一个市场参与竞争。
整条价值链上每一个版块都需要配置相关资源。不同的资源投放策略结成一张不同的价值网,形成不同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巴奴认为产品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的资源配置的权重,压倒性投放在技术研发和食材供应链上。
比如,俏凤凰认为美学是餐饮的第一生产力,所以一个米粉店愿意花上百万去换一套VI。
比如,乐凯撒榴莲披萨认为,人才是第一竞争力。所以他的组织架构都是超配,不惜一切代价把华为和杜蕾斯等核心高管挖来。
比如,海底捞认为服务是核心竞争力,所以上市财报披露,工资占比营收的30%多。
即使强大如乔布斯,接手苹果之所以能逆袭,就是乔布斯把核心资源压倒性投入到产品开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上,其他的几乎全部外包。
所以,整条价值链上资源配置的权重,才是赢得竞争的核心关键。
否则给再多资源,你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把资源配置到低价值回报的地方,基本都是打水漂。
比如,即使你花高价找到最核心的商圈,可是客群和项目本身定位不匹配。
那么主力客群的配置少了,边缘客群的配置多了,门店自然获客能力就差。
比如,一个沙县小吃你硬是要开到500平方,那么每块地板砖每天都在烧钱。
比如,热销产品的配置低了,滞销产品的配置高了,即使采购再豪华的设备也是白费。
比如,优秀员工的配置缺了,混日子员工的配置超了,即使养一大群人也是天天在家打老虎。
比如,对顾客有价值的地方配置少了,顾客无感知的地方配置多了,天天再辛苦也是自嗨。
那是不是方向对了,资源配置到价值点上就能成功呢?
我认为还是不够的。
比如,我们看到很多店在一家的时候很火,你会说他方向对了,资源配置的合理,形成了一个好的闭环。
可是为什么当他复制到三五家的时候就不行了呢?创业不是从0到1,当得到市场验证后就可以从1到n的过程吗?为什么一复制就失败呢?
因为之前成功的核心资源,只是老板鞠躬尽瘁,房租便宜,吃到人口红利等。这些支撑盈利的关键资源,并不具备复制的能力。
所以大部分餐饮企业的发展史都是从0到10,绕了很长的弯路,再从10到1,最后才是从1到n。
还一个原因就是,一两家店所覆盖的市场面,和一百家店覆盖的市场面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圈。对市场分析能力所需要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这两个圈里面的竞争因素的复杂性,也是没有可比性的。所以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自己的商业模式,调整资源配置的权重。
最后,如何建立一套可孵化核心资源的机制,才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比如,搭建人力晋升通道,建立分配机制,塑造企业文化,能源源不断的为企业孵化人才。
总结一下,其实就是四点。
资源配置四要素:
1、方向要正确
2、把核心资源配置到关键价值点上
3、要有超配思维
4、保持敬畏,不断根据市场反馈,动态调整整条价值链上资源配置的权重。
那么,为什么还是会有这么多人在资源配置上会发生重大失误呢?
因为有得失心。真正要做决断的时候,依然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
除此之外,很多决断失误大概还有下面这三个因素。
决断失误的三个原因:
1、看不深,认知水平过低导致商业分析能力差。
2、看不远,克制不了内心贪婪的心魔。
3、看不清,没有更高一层的全局观。
4、看不深,认知水平过低。
一件事情的结果是由什么决定的?
行为,有行动才有结果。
行为由什么决定的?
决策。人是先做了一个决策才付出行动。
那人的决策靠什么来支配的?
思维,也就是思考问题的路径,所以叫思维支配行为。
那思维靠什么来影响的?
答案是大脑认知的总和。
一个人认知水平过低,思考问题就会肤浅,做出的决策质量就会过低。
也就是我们说的只看表面,不思考背后的原因。老是做糊涂事。
猎豹的付盛提出过一个认知四段论。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他说95%的人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
因为都是在现象层面看问题,自然商业分析能力差。
实际上,任何的现象背后都有原因,原因背后有本质,本质背后有原理。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
是为用户创造价值。
企业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是你满足了哪些人群未被完全满足,并且具备长期核心竞争力的部分。
只有创造了独特且有竞争力的价值,目标客群才会愿意长期持续买单。
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提供的独特价值是什么,那你就不知道你是如何成功的。自然也就不知道如何去配置资源的权重。哪天很可能把自己的核心价值顺手就给丢了,甚至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死的。
所以说,一个企业创始人的认知边界,就是企业的发展边界。
2.看不远,克制不住心魔
当人们极度渴望成功时,就会下意识地将自己手上的资源,用到能马上带来成绩的行动上,而那些他们曾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他们分配的资源却越来越少。
这是人的天性,想自己如何快速成功想的太多,想为客户做什么想的太少。
我们说战略定位就是根据竞争环境建立竞争优势,其实战略定位本质上就是说企业家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不要看到别人这个烤鱼火了,又想干烤鱼。
卤鹅火了,又想干卤鹅。
串串火了,又想干串串。
总感觉到处都是钱,到处是风口。实际上你一件事都做不好,把资源同时分散配置到几件事上就能做好?
最后很可能是什么都想做,又什么都做不好,基本上都是一两家、两三家的小规模,根本没有机会做大。
稍稍赚到的那点钱,也是伴随着不断地乱折腾从指间溜走,啥都留不住。
之所以资源分散多线出击,本质上就是耐不住寂寞,受不了诱惑,看不远,只考虑当下。
所以就一直在现象层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断推倒重来,不断原地转圈,不断浪费资源。
当然不排除一些,或者”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的因素”,所以要有从外部来看内部的能力,以防自己掉入决策方向的误区。
还有一些是被债务绑架,或者资本绑架,大客户绑架,以及员工绑架,无法解套所造成的客观因素。
但这些果,也都是早前看不远才种下的因。这个就不深入分析了。
3.没有全局战略意识
什么叫全局战略意识?
意思是第一阶段的每件事情,都按照为第二阶段服务来理解,则第二阶段自然会更流畅。也就是说始终服务最终目的,始终回到原点思考,走一步看三步。
其次,“战略”这个词被很多”专家”给用烂了,都快用成一个贬义词了。
很多企业制定战略,是罗列一堆今年业绩增长50%,开一百家店,然后靠笃信、勇气、激情、干劲、意志等。
这不是战略,这只是空洞的愿景和华丽的概念而已。
很多专家制定战略,是一本罗列厚厚的七大战略,十二大规划,五十个步骤,135个工作计划。
这也不是战略,这只是为了逃避当下不用干活而制定的大杂烩。
还有一些定完战略之后都要说一句,这个战略很好,但怎么落地?实际上,当你使用落地这两个字的时候你已经输了一半了。
真正的好战略不是从天上飘过来的,是从企业自身基因禀赋里长出来的,根本就不需要用到落地这两个字。
什么是战略,战略不是规划你未来打算做什么,是规划你当下做什么才有未来。
战略首先是取舍,是有为有所不为,是分析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选择正确的道路,认清道路上的主要障碍,洞察关键问题,并设计合理的方案,集中力量采取行动处理这些关键问题。
是纲举目张,把核心资源压倒性投入到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关键的目标。而一旦目标实现,将带来一连串可喜的成绩。这个方案不需要七大战略,九大规划,五十大步骤,它或许只是需要产品创新,或者策略调整。
很多小企业都没有战略意识,实际上正因为小企业资源少,才更需要靠制定可行性战略来指导资源的配置,才有可能在红海市场杀出一条血路。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餐饮企业股权改革具体该如何操作?这份干货请收好
聚焦餐饮新零售,让传统餐饮企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餐饮企业出现用工老龄化趋势 麦当劳要招退休工
面对昂贵的房租,餐饮企业应该怎么做?
西贝等餐饮企业如何让服务员抢着干活?
搜索更多: 餐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