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邻家便利被爆因资金链断裂而关闭全部门店;近日,全时便利店也传出资金链紧张的消息;而在此前的7月16日,雅堂小超创始人杨定平涉嫌金融诈骗被警方控制……一场便利店行业“危机”悄然逼近。
但在两个月以前,便利行业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6月3日,TODAY便利宣布获得30亿元估值,半年内共计拿下5亿元融资。今年上半年,包括福建见福便利、131便利店、西安每一天在内的多家区域便利店品牌宣布获得融资。
资本凶猛,来去匆匆。这种大水漫灌式的资本输入带给行业的是浮躁情绪还是发展助力?盘点总结,资本洪流带给行业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作为一个“弯腰捡钢镚儿”的生意,便利店获得融资后应该用于规模扩张还是加固后台?寒冬之下,便利店这条赛道还值得投资吗?
带着上述问题,《第三只眼看零售》独家专访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便利店委员会总干事王洪涛。在他看来,这股过山车一样的资本热潮给便利店行业带来警醒,正好让业界浮躁的心态收一收。
资本驱动 便利店扩张的确激进了
《第三只眼看零售》:近期便利店频频爆出资金链问题,反映出什么样的行业现状?
王洪涛:最近出现的一些便利店危机,更多还是来自背后资本P2P业务“暴雷”的影响。这是金融问题带来衍生影响,波及到便利店行业。目前发生的几个案例是个别企业的情况,不能代表整个行业。总体而言,便利店行业发展还是比较平稳的。
《第三只眼看零售》:今年上半年,便利店在资本的推动下呈现出对外扩张的高潮,现在看来,这种扩张是不是激进了?
王洪涛:对外扩张的驱动力有两种。一种是内生式扩张,比如美宜佳这样的企业进行跨区域发展,这属于战略选择,不存在激进不激进的问题;另一种是资本驱动下的扩张,确实有一点激进了。
《第三只眼看零售》:近年来大量资本纷纷涌入便利店,对行业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王洪涛:分两个方面来看。正面来看,资本注入首先提供了资金,让便利店企业能够做一些无法短期内做的事情,比如快速开店、升级门店、升级系统、建立物流中心、建设中央厨房等;其次,资本的青睐,某种程度上也提振了企业和从业者的信心。
但从反面来讲,资本助推之下,企业发展速度和管理能力的平衡被打破了,便利店门店数量增长和门店经营质量的平衡被打破了;另一方面,从业者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变得浮躁了。
《第三只眼看零售》:资本进入加剧了便利店业态的竞争,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王洪涛:资本涌入这个赛道确实会带来竞争的激烈。因为大部分资本的导向是快速开店。这样不仅仅是门店经营方面的竞争加剧了,网点选址的竞争,人才招聘的竞争都会随之而来。
面对这种情况,便利店要注意在拥抱变化与抵制诱惑之间找到平衡。首先,应该积极拥抱变化,敞开心扉地跟各方合作,但同时也需要冷静抵制各方面诱惑,不能被诱惑带跑偏了方向,背离了行业经营的初衷。
《第三只眼看零售》:你曾经做过一个比喻,中国便利店处于惊蛰时节,它标志着仲春的开始,之后才是真正的春天。今年前半年便利店的扩张之猛烈,是不是已经超越了惊蛰阶段所应该有的热度?
王洪涛:其实也不足以用猛烈来形容,只不过上半年有多家便利店企业拿到了投资,可以说业界比较热闹,或者说这个行业比较热门。拿到了投资势必会在发展的速度上快一些,或者提前公布一些发展的计划。其实就开店来说,大部分便利店企业还是比较理性的。
《第三只眼看零售》:在你看来,资本投入便利店,最应该投在什么地方?
王洪涛:这个问题应该变为,拿到资本的钱应该用在什么地方。我觉得引入资本本身没有问题,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不能为了拿资本而拿资本,更不能因为看到别人拿了资本自己也要拿资本。资本拿来干什么,要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我觉得有一些企业在引入资本之前没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
我认为,中国便利店企业在有一定规模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夯实基础;在保证合理的发展速度的前提下,资本应该更多的用在商品力的打造,供应链能力的打造,系统能力的打造上面。
《第三只眼看零售》:我观察到一些资本有这样的套路:它们重点不是投资个别企业,可能会局部整个产业,在投后管理上也会加强,帮助被投企业成长。在你看来,这种模式有没有可行性?
王洪涛:个人认为这种模式还是有可行性的。投后的赋能很重要,如果资本来源比较稳定,能够长线布局、长期投入的话,未来将有很大收益。
《第三只眼看零售》:今年二季度以来,一级市场出现“钱荒”,一些号称是获得融资的便利店企业实际上资本没有到账。据你的了解,目前便利店融资情况怎么样?
王洪涛:“钱荒”是当前的现状,这意味着所有行业都会遇到资本低潮,不仅仅是便利店这个行业的问题。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全时便利店回应拖欠货款:误传 正常给付
邻家便利店猝死之后 很多问题待解决
做一家成功的便利店连锁企业有多难?
刘强东:京东要开10000家便利店
缤果盒子前高管打造便利店新物种 “我家” 逆袭7-11?
搜索更多: 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