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卡、餐饮卡、洗车卡、家政卡……预付式消费卡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在让消费者享受优惠的同时,预付卡也埋下了风险隐患:没等你把卡里的钱消费完,商家就关门大吉,甚至卷款跑路了。
近期,不少明星连锁店纷纷关门歇业,管理层失联,会员损失惨重。比如,头顶首家智能健身房光环、拥有上百万注册用户的“小熊快跑”,注册用户达20万人的福州共享汽车“沃出行”,家政行业龙头企业三鼎家政等等。这些企业的经营模式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出售预付消费卡,也就是先花几百上千元,甚至更多的钱办卡后才能消费。
家政龙头企业说垮就垮
三鼎家政主要通过卖家政卡来提供服务。卖卡有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线下靠门店,线上有“来人到家”网店、手机客户端等等。虽然三鼎卖卡有几年时间了,但是从去年下半年突然发力,尤其到了双11、6.18,促销力度就更大了。
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给我一发就是充1万,18元每小时的,或者是跟你讲,充2万16元每小时的,前前后后,这个客服总共跟踪了我7个多月。”最后,这位顾客一共充值了20万元。
买得越多优惠越多,在销售人员的不断蛊惑下,很多人买的卡远远超出自己的需求。一位106岁老人竟然买了15万元的卡,但是没多久老人便去世,卡内至今还剩下14万多元。因为大幅度的折扣,导致三鼎的报价远低于市场平均价格,最低每小时16元,而市场平均价每小时是30元,做一单赔一单,因此服务也越来越糟糕。
7月10日,三鼎家政集团通过官网突然宣布,所属分公司即日起业务全部暂停,公司将进入“财务清算”阶段。可就在关门前几天,三鼎的工作人员还在不停地向客户卖卡。
记者看到,无法退款的客户资料有200多份,这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在无法退卡的受害者中,不仅有消费者,还有很多三鼎家政的工作人员,数额更大得惊人。三鼎公司为了扩大预付卡的销售规模,强制要求员工完成售卡任务,有些完不成任务的员工只能自己垫钱、借钱买卡。张女士说,去年下半年,公司强制性地要求卖卡,队长每个人的任务最少是5万元到10万元,如果卖不完,经理会想办法哄着大家,不管想什么办法,自己垫卡,一定要完成任务。
一位三鼎家政前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光2017年江浙沪这边,交易额线上就达到了7372万多元,线下的话有2057万多元,加起来近亿。”
问题越积越多,许多员工春节后就再也没有领过工资,于是纷纷离职。而那些买了卡的人,为了要回自己的钱,只能继续留在公司里,直到关门歇业。
这家已经运营了20年的家政龙头企业,为什么会说垮就垮了呢?专家表示,问题就出在大规模卖预付卡上。 共2页 [1] [2] 下一页 加拿大最大咖啡连锁店蒂姆霍顿将在中国开1500家门店 连锁店突现关店潮:预付卡办卡套路深 储值需谨慎 儿童乐园、健身房等连锁店现关店潮 预付卡套路多需谨慎 连锁店突现“关店潮”:办卡套路深 储值需谨慎 从单店、连锁店到品牌店 怎么打破餐企三道坎的壁垒? 搜索更多: 连锁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