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诞生于1886年的美国,原始配方由化学家约翰·派姆伯顿发明,第一年平均每天卖出9杯,但很快因为独特的口味成为了“世界饮料之王”,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但12年后的1898年,药剂师凯勒·布莱德汉姆发明了一款饮料,口味同可口可乐极为相近,并比照可口可乐命名为百事可乐。
但当时可口可乐的销售成绩已经是每年100万加仑(1加仑约等于3.7升),人们说起可乐,最先想到的就是可口可乐,就如同如今在某种程度上,咖啡就等于星巴克。因此,百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不见起色,曾两度处于破产边缘。而从1941年到1945年,可口可乐销售总量为惊人的100亿瓶,其中大部分是1200万美军消费的,公司销售收入高达5亿美元。因此,百事可乐三次希望能够被可口可乐收购,但都被可口可乐拒绝。
为了能够和可口可乐分庭抗争,百事可乐开始“死磕”可口可乐。1930年,百事可乐推出一则广告“花同样的钱,买双倍的可乐。”
当时,百事可乐发现,从供应链而言,品牌方会提前生产包装,为了不浪费已生产的瓶子,对市场的反应一定会有滞后性。因此,百事可乐生产了比可口可乐更大瓶的包装,并以此为宣传点。
而当时的时代背景也为百事可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二战后,美国诞生了一大批年轻人,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更强。因此,百事可乐从年轻人入手,不断寻找“缝隙”。
1975年,百事可乐在达拉斯进行了品尝实验,将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都去掉商标,分别以字母M和Q做上暗记,结果表明,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更受欢迎。因此,百事可乐开始用它大作文章,并针对新一代的年轻人提出“百事一代”的说法,试图和饮用可口可乐的消费者划清界限。
1983年,为了进一步笼络年轻人,百事可乐斥巨资签约了迈克尔·杰克逊,广告播出才一个月,百事可乐的销量就直线上升。据百事可乐公司自己统计,在广告播出的一年中,大约97%的美国人收看过,每人达12次。
后来,百事可乐的销售量猛增,与可口可乐的差距从1:5拉近至2∶3。1979年,百事可乐在超市的销量一度超过了可口可乐。到了1985年,百事可乐已经占据了北美饮料市场30%的份额,稳居市场第二的地位。
来源: 创业邦-杨绚然 共2页 上一页 [1] [2] 深度解码新零售:瑞幸咖啡7个月高速成长的秘密 瑞幸咖啡的难题:如何PK星巴克? 瑞幸咖啡大举进驻核心商圈写字楼 曲线对垒星巴克 星巴克推外卖业务 瑞幸咖啡:外卖不是核心竞争力 餐饮周报:星巴克阿里合作 瑞幸咖啡进军轻食市场 搜索更多: 瑞幸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