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苏宁控股集团(苏宁)最近都感受到来自董事长张近东的压力。
7月23日,在长达12小时的年中总结会上,张近东强调,随着互联网发展,要求苏宁快速响应、快速布局、快速调整,“尽管距年末还有5个月,但是我们必须现在就进入争分夺秒的状态。”他找到的支点是苏宁小店,作为超级流量入口。
“苏宁小店定位,就像阿里版淘宝,腾讯的微信。”苏宁零售集团苏宁小店公司总裁鲍俊伟如此向记者介绍。肩负打造苏宁版“微信”重任的他,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几无周末,不过,在多位苏宁人看来,这亦是工作常态。
张近东认为,苏宁在电商时代(苏宁易购)跑得并不够快,在内部种种“拖沓”、“论证”中被超越,眼下,又到了新风口,苏宁小店就是机会。他在会上表示,小店进度还是不够,要加快,内部必须全力支持。
有苏宁高管向经济观察报记者透露,此前,确实存在着基层“只关注自己的工作,对新的业态还没有形成一个高度统一”的状况,但随着董事长加码,问题在逐步解决。
巨头面临的烦恼都是相似的。也有京东高管披露,由于部门间利益纠葛,京东某项技术改革推进坚难,好消息是随着时间推移,难度在减弱。“我们的改变,对业务部门来说,并无直接好处,甚至视作风险因素。”
强人张近东在去年10月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2020年会是苏宁的“大节点”,为了这一目标,苏宁要加速狂奔。不过在当时,还未如此明确的提出某一方向、战略级产品。
在此之前,苏宁经历过两次转型。实现了从批发商到零售商再布局电商的转型。找到“苏宁小店”这一落点的张近东,以“争分夺秒”状态冲破苏宁第三次转型大幕。
小店狂奔
对于苏宁小店,苏宁将其定义为承载苏宁全品类产品的代表,为苏宁打造全产业、全品类、全服务概念的场景,更是技术及流量资源的出口和入口。
实质上,苏宁小店是目前以直营为主的苏宁便利店。“苏宁小店承接了内部流量的入口,在小店里面,线下可以有水果、日配、食品、生鲜和百货等全类目入口,线上有家电、3C、母婴和红孩子商品入口以及百货,它是一个核心的流量入口。”鲍俊伟说。
此外,苏宁小店亦是整个苏宁生态服务平台,包括苏宁有房、彩票服务、苏宁帮客、苏宁快递、苏宁金融等业务,都与苏宁小店存在协同。
鲍俊伟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苏宁小店数量超过1200家,落子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杭州、武汉、天津、重庆等多地。“应该说整体已经有1200店,日均7家,下半年速度日均30家。”他说。
虽然苏宁已经加速狂奔,但似乎仍未达到张近东的要求。据5月23日苏宁易购(002024.SZ)在投资者交流会上披露,根据规划, 2018 年苏宁小店将进入 60 个城市,在全国保底开1500 家门店;到 2020 年将进入246个城市,重点在一、二线城市进行拓展,开设 5000 家店,设无人货架20 万组,自助购物机2万台,成为中国第一的 O2O 社区小店。如按上述进度,苏宁小店已达扩张预期,张近东依旧在内部会上强调支持不够,可见其对小店厚望之深。“今年还要再快,但更多是内部要求。”苏宁零售集团副总裁卞农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对于小店成本,鲍俊伟披露,均店初始投资100万左右,依据不同城市状况,运营成本一年50-60万。如按平均成本150万/店计算,苏宁1288家门店投资额在19.32亿元左右。更大的投资在于供应链体系,这又涉及苏宁物流的投资。
关于小店盈利,苏宁有着不同的测算标准,眼下更注重扩张。鲍俊伟称,苏宁有房、彩票、帮客都是盈利点。“其实小店看的是商业模式,它的核心商业模式就是在于用户的获取能力,用户的活跃度,这是核心的价值。”
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给出了另一层思考。他向经济观察报记者分析,苏宁小店获客成本在50—75元/人,远远低于线上费用。对小店投入,实际上就等于广告免流量的费用,相当于把广告流量成本变现。财报显示,2017年阿里巴巴(阿里)获客成本高达到310元/人,为2015年的近两倍;京东的获客成本虽然略低于阿里,也达到了225元/人。
同时,为了推动线下业务反哺线上,苏宁要求每位苏宁小店店长必须跟至少3000个客户建立联系,推动APP的下载。“按3000个用户来安排,在250块钱(获客成本)一人的话,相当于几十万的量级,获客成本就是几千万,所以,开店成本就基本被覆盖掉了。”苏宁零售集团副总裁范志军说。
在范志军看来,零售云和苏宁小店是同等重要的战略级流量接口。零售云是对四—六级市场的获取,而小店是对城市的社区用户的获取,它们都是未来流量主要的线下入口。
苏宁零售云平台公司副总经理刘怀力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苏宁零售云主要服务于B端客户,门店采取全面加盟的模式,目前业务集中于乡镇层级的家电板块,目前已在全国开店1000家。
“我们今年目标是,保底做2000家,冲刺3000家,也会开放母婴店(红孩子)加盟,没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但必须要确保这样的一个店铺类型能盈利,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刘怀力说。他还透露,板块化赋能,包括开放SaaS平台等,均是未来苏宁零售云方向。
重返线下
电商增速放缓趋势已日益明显。艾瑞咨询数据显示,电商增速已从2011 年 74%下降至 2016 年的24.7%。2010年至2015年间,各品牌纷纷进驻京东、天猫等B2C平台,导致电商平台日趋饱和,竞争日趋激烈,纯线上零售平台已触顶。从市场集中度来看,阿里天猫在电商中处于绝对优势,2018年Q1 市占率达到 54.1%,京东排名第二为32%,苏宁排名第三,市占率为 3.9%。
在电商时代相对落后的苏宁,在线下有着优势,且便利店市场本身空间广阔。对标日本,中国便利店市场尚有较大发展空间。日系便利店近20年持续正增长,行业规模已达6923亿元。2016 年,日本平均每2275人拥有一家便利店,且该数字在过去20年中持续下降。上海是中国大陆便利店分布最为密集的城市,2016年约每2597人拥有一家便利店,尚有一定拓展空间。以每2597人拥有一家便利店作为一个地区便利店行业发展充分的标志,根据人口估计,中国大陆10地区便利店数量可达19.3万家;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单店日均销售额约为6002元,可估计中国大陆10地区便利店年市场规模可达4229 亿元。
此外,电商的发展对便利店不构成威胁。安信证券分析师黄守宏在研报中指出,根据细分数据,发现电商依次对专业店、超市、专卖店及百货店形成了较强替代作用,但是并未对便利店产生影响。究其原因,可知电商无法满足消费者临时、即时的购物需求,电商的发展对便利店不构成威胁。
苏宁做线下便利店也有着相对优势。鲍俊伟提出,苏宁小店相较于阿里、京东便利店,对终端控制能力更强,“他们是加盟制,线下培养体系也不是特别完整,这些方面都是优势。”他说。
对此,有阿里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记者分析,认为苏宁在供应链端确实存在优势,但在线上数据方面,优势有限,而线上数据,对于选址等帮助颇大。鲍俊伟称,苏宁与腾讯在数据方面存在着诸多合作。
共2页 [1] [2] 下一页
电商尝试绿色流通 苏宁截至去年底投10万共享快递盒
苏宁易购要靠短视频带货 视频购物平台“头号买家”上线
苏宁保险联合红孩子上线母婴保险频道 守护家庭幸福
苏宁启动“北京攻略” 今年将在京落地850家各业态门店
苏宁零售云下沉四六线市场 布局千店加码“县域新物种”
搜索更多: 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