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巨头反击
互联网咖啡能否守住阵地?
面对昔日巨头的防守反击,互联网咖啡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不少人都在问这些年轻的品牌又将如何应对呢?
皓哥建议互联网咖啡们不妨在如何打造差异化上做足文章,打造自己的商业壁垒。
以连咖啡以例,其外送核心的“车间模式”,打造了极高的外卖供给效率和差异化的用户体验。
基于“车间模式”,连咖啡的线下门店大幅简化,只负责制作、配送。职能的聚焦使线下能够批量规模化生产,制作效率更高。低价、高效是互联网咖啡的一大差异化壁垒!
同时,“咖啡车间”面积小、不追求黄金位置,因此能迅速增加覆盖广度和密度。这能使连咖啡在生产配送中无限靠近用户,缩小配送半径,保证配送时效和产品品质。
如前文提及,星巴克采用“门店模式”,同一门店既要保证线下体验,又要支持外送。若不给予门店改造,无法保证产能供给。
同时,星巴克门店对选址、面积、设计要求高,所以可预判其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缩短配送时间,深入生活场景。
由于具备互联网基因,相对传统咖啡品牌,更易get到时下年轻人的口味嗨点。同时,线上销售大数据能辅助其分析品类的受欢迎程度,及时调整产品。此外,线上货架等多种形式,也决定了互联网咖啡的产品上线流程简便,耗时更短。
而这是模式较重的线下企业无法比拟的。以星巴克为例,其新品研发时间较长,有的甚至长达三年,难以跟上时下年轻人的口味变化。并且在新品推出前,星巴克还得与市场部、门店协调,耗时长,步伐迟钝。
增量市场下,存在广阔空间
皓哥一直很欣赏这种商业逻辑,那就是共同培育市场,携手做大市场,切增量市场的蛋糕,那才是真正有利于行业良性发展。
所以就算星巴克入局外送市场取得成功,并不会给互联网咖啡们带来直接冲击。毕竟国内咖啡市场存在的广阔空间,也给了数头巨鲸并肩齐驱的机会。
作为巨大的增量市场,咖啡市场远未到存量博弈的阶段,百花齐放才是。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咖啡消费市场的规模约12万亿元,中国仅700亿元;且国人人均年咖啡消费是5杯,日本、韩国是300杯,全球平均为240杯。
可见咖啡在中国的渗透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市场渗透率不足,则意味着行业天花板还很高,具有万亿级的增长空间。
因此品牌只要找准定位,做出差异化体验,都有机会在庞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当然,海阔凭鱼跃。后起的咖啡新零售们在这个庞大的增量市场中,能跃多高、能游多远,能否有朝一日成长为一头真正的巨鲸,还得看其自身的体质和潜力。
(来源:钱皓频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星巴克打造的宠物友好店 到底长什么样? 星巴克的小秘密:为什么禁止员工使用香水? 餐饮周报:测评瑞幸咖啡与星巴克 厉玲说餐饮也是零售 布鲁诺一年开店百家,星巴克在华又遇到新对手 星巴克数据揭示,中国这6座城市已经属于全球顶级 搜索更多: 星巴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