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满30岁的星巴克似乎正提前遭遇中年危机,中国市场上正被以瑞幸、连咖啡为代表的年轻国产咖啡品牌“围剿”。压力之下,始终慢半拍的星巴克终于要迈开步子,发力外卖市场。
吹风许久的星巴克外卖,这一次会不会又是只闻楼道声?
另一方面,面对巨头星巴克的发力,年轻的新秀有底气应战吗?着力点在外送市场的咖啡新零售们怎么办?
进军外送,星巴克准备好了吗?
在6月底的财报分析师会议上,星巴克总裁兼CEO Kevin Johnson透露了中国区外卖服务的最新信息,表示中国团队正在与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商讨派送方面的合作事宜,且预计能在今年年底前成型并付诸实施。
星巴克进军外卖更像是一场咖啡王者保卫战,但是想打好这场保卫战,并不容易,毕竟现在消费者意识觉醒以后,已经不再是由卖方说了算的时代。况且,进军外送市场还得先过四道关卡。
第一道,门店的供给不足,必然遭遇产能瓶颈。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在星巴克购买饮品多数都要排队等候,少则十分钟,多则半小时,很少能随做随走。星巴克咖啡都是门店现做,人手有限,满足堂食需求尚有压力。这么捉襟见肘的供给能力,让人汗颜。
若要开拓外卖市场,订单量一定会在短时间内暴增,现有门店供给必然无法支撑。这就需要对门店进行扩张改造、开设外卖专用通道,增加产能。
类似麦当劳、肯德基的甜品站是其可参照的样本,但是问题又来了,门店改造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但凡装修过的人都知道,成本控制、空间设计、人员递增等,都是摆在前面的障碍。
第二道,弱化“第三空间”概念,降低品牌形象等隐性价值。
一流的线下门店体验,可以说是星巴克的立身之本。有人曾说,去星巴克已经不是单纯喝咖啡的,更多的是满足朋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商务会谈、闺蜜下午茶这些都是星巴克最先带给国内消费者的新鲜体验,甚至可以说其缔造了一种生活方式。
星巴克立足“第三空间”概念,强调独立于家庭、职场,帮助消费者在宽松、舒适的环境中自由的释放自我。
若后端供给没跟上,外卖引起的产能分流就会直接影响门店的消费体验。更重要的是,开展外送业务,将会影响星巴克在消费者心智中的第三空间属性,动摇门店立身根基。并且,外卖的互联网属性,将会削弱星巴克沉淀已久的精神、文化特征,影响品牌的深层、长远价值。
如果星巴克的魂不在了,那么你还愿意买这杯咖啡吗?
第三道,咖啡品类特殊,对物流配送要求极高,否则影响产品品质。
咖啡对时间敏感,热饮在下单20分钟内必须送到,否则将明显影响口感,并且还要求在配送过程中不能洒杯,因此相对餐食等品类,咖啡的配送难度更高。
同时,外送竞品已建立了相对成熟的配送体系,这对星巴克形成了不小的压力。譬如连咖啡自建的配送体系,要知道早期连咖啡就是为第三方品牌咖啡提供外送服务起家的,这也为其积累了扎实的垂直配送能力;瑞幸咖啡由顺丰完成,自带高服务品质属性。
美国CBNC近期透露,星巴克将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即便如此,阿里的即时配送体系仍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咖啡品类,以达到星巴克CEO王静瑛强调的“外送产品品质与门店产品品质相同”的严苛配送标准。
第四道,制定恰到好处的定价策略,保持线上线下渠道协同。
由于星巴克价格本来就高于外送竞品,若是配送费全部由客户承担,就会导致总价过高,遏制一部分消费需求;
若配送费全由星巴克承担,一来增加成本,二来也会冲击门店业务,弱化线下优势。因此,如何与消费者分摊配送费用,以平衡体验、成本等多维度因素,对星巴克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虽说星巴克的消费群体对价格的敏感度并不是很高,但是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为什么要浪费?
共2页 [1] [2] 下一页
星巴克打造的宠物友好店 到底长什么样?
星巴克的小秘密:为什么禁止员工使用香水?
餐饮周报:测评瑞幸咖啡与星巴克 厉玲说餐饮也是零售
布鲁诺一年开店百家,星巴克在华又遇到新对手
星巴克数据揭示,中国这6座城市已经属于全球顶级
搜索更多: 星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