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三:A股市场有更好表现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之一,餐饮行业近几年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有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餐饮市场整体规模已经达到3.9万亿。
但就是这么一个朝气蓬勃的行业,在资本市场表现却不能令人满意。
我根据行业梳理了几个代表行业的市场容量,和对应的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通过一张表格,可以清晰地对比出来。
可以清晰地看出,餐饮行业目前基本有4万亿的市场容量,但沪深只有4家上市公司。
对比而言,家用电器和医药行业的市场容量只有餐饮的三分之一左右,上市公司数量远高于餐饮。白酒行业只有8千亿的市场规模,却有21家上市公司。
如果按照以餐饮业为主来看的话,只有全聚德、西安饮食、广州酒家、绝味食品。(注:2009年湘鄂情上市,后将湘鄂情资产低价出售,后更名中科云网,现在是ST云网)。
广州酒家和绝味食品归属到餐饮行业是有些牵强的,毕竟广州酒家40%多的收入不是餐饮收入,绝味食品是一家以食品为主而非传统意义的餐饮品牌。
如果范围扩大,也只有华天酒店、金陵酒店、锦江股份等几家上市公司与餐饮相关。在广州酒家2017年5月上市时,有媒体喊出来“打破了A股餐饮行业8年无公司的尴尬局面”。
更严重的是,餐饮业在A股市场“后继无人”,目前餐饮企业排队的只有同庆楼一家,原先很被看好的广州九毛九,已于今年3月份主动终止IPO。
在A股市场,餐饮似乎是一个被遗忘的行业。
餐饮行业在A股市场“水土不服”原因很多:受消费影响而产生的企业持续经营的风险问题,大量现金交易产生的内控合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这些问题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
所以餐饮企业往往考虑赴香港上市,根据统计,在香港上市的餐饮企业已经超过20家。除了香港本地的餐饮企业外,味千、小南国、唐宫中国、呷哺呷哺等很多内地餐饮企业也在香港挂牌。
虽然海底捞赴港上市,与A股市场错失交臂,但我对餐饮行业在A股市场未来仍然有所期待。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也是因为政策的原因,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BATJ)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高科技企业纷纷在美国或香港上市,眼看着优秀的企业远走海外,却无以挽留,这成为A股市场的一个“痛”。
新华社在今年2月份发表一篇评论:中国的资本市场错失了一代互联网科技企业,如今,中国经济迈进新时代,国家创新战略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境外资本市场纷纷采取措施吸引我国优秀的创新企业。
对此,新华社呼吁,创新发展需要更具包容性的资本市场,对我国资本市场而言,破除障碍吸纳更多优秀的创新企业,十分紧迫。随后才有全社会一场声势浩大的“独角兽回归A股”讨论。
然而,谁又能保证,如今的餐饮行业不是十年前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呢?
谁又能保证,类似于海底捞、外婆家、西贝、呷哺呷哺等餐饮企业,不会发展成为BAT那样的体量呢?
谁又能保证十年以后,我们不会像以现在欢迎“独角兽回归”的呼声,去呼吁餐饮企业回归A股呢?
我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吧。
所以,我们在呼吁中国资本市场对餐饮行业“网开一面”的同时,更应该把自身做强做大放到首要位置,在日常的经营中做到更为规范,业绩更为优秀,持续地为顾客、员工和股东创造价值。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行业之一,餐饮业几乎关联着每一个中国人,也几乎关联着每个人的一生,它是如此的贴近我们的生活,以至于我们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我们依然相信,这是一个有“大水”甚至“水很深”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肯定会诞生一批“大鱼”。
我希望有一天,这批“大鱼”足够大,足以带领着这个行业的优秀企业,又重新“游回”到A股市场。
行业需要一批优秀的行业龙头,我相信,国内资本市场也需要。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徐振江)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海底捞赴港上市绕不过那道坎 食品安全仍是关键问题
海底捞急速扩张之下负债剧增
海底捞流动负债11亿2年增18倍 年入106亿账面仅5.8亿
海底捞上市局:密集布局关联公司 遭遇卫生安全问题
海底捞上市风险因素罗列长达30页:供应链管理和安全
搜索更多: 海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