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猫的一支特殊的团队——天猫新品创新中心,正式浮出水面。说这个团队很特殊,是因为其成员主要来自天猫之外。
据天猫品牌营销产品部总监秀珣介绍,这个项目孵化于2016年,规模约有100人。之所以说是“虚拟团队”,在于成员均来自社会各界,包括线下资深调研公司、基于算法和数据的专业人员和团队。
之所以会成立这样的团队,是因为天猫发现,很多公司特别是消费品公司在新品研发方面都面临投入大、成活率低的困境,有统计表明,新品孵化的成功率仅为5%。
这支虚拟团队,就是要破解这5%的魔咒。
从功能定位来看,新品创新中心对外输出整套系统,切入点是解决新品孵化难题。秀珣表示,新品创新中心的能力大致可以概括为,国际品牌本土化能力提升,潜在消费需求的挖掘以及基于天猫平台的C2B定制。
2017年9月份,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开始跟品牌进行合作。目前,首批签约的37家集团,就已涵盖了全球超过300个顶级品牌。其中就包括玛氏、宝洁、美泰、雀巢、雅诗兰黛、全棉时代等一线快消类知名品牌。
围绕天猫平台新品创新资源的争夺,自此正式拉开序幕。
一、5%的成功率,决定了未来95%的可能
每年,企业会拿出营收的一部分,用于新品研发投入。这是一笔面向未来的投资,战略意义重大,有助于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绝大部分的新品,都倒在了上市前。据不完全统计,新品孵化的成功率,仅有5%。对于每一个想把钱花在刀刃上的企业而言,挑战与压力不言而喻。
另外一个难题是,根据行业、品类不同,每个新品的创新周期长短不一。仅就消费品领域而言,从2个月到36个月不等,面向的是“不远的将来”。
很多“侥幸”存活下来的新品,也都只是“昙花一现”。尼尔森的一份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消费品市场新品个数达25473个,相较2015年增长15%。但他们多属于创新短周期产品,70%的新品存活短于18个月。
18个月是新品孵化周期的平均线,也是保证产品正常推新的“红线”。每一次存活时间的缩短,将给品牌创新能力打上一个大大的折扣。
这其中,以快消品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快消品品牌跟消费者的关系非常微妙,由于快消品使用高频、周期短,并且市场完全竞争,可替代性强,品牌忠诚度并不高。但有意思的,每隔一段时间,市场上总有“现象级爆品”出现。究其原因,无非是极致的产品体验、精准的营销手段以及广泛的渠道能力。
玛氏箭牌电商负责人及中国跨品类创新中心负责人杜欣盛表示,快消品类的新品创新,背后有诸多理论体做支撑,包括说前期调研、研究,成功率自然更高。但新的消费环境下,留给新品创新的时间,已经从18个月或者说24个月,大大缩短到只能花6个月甚至更短。品牌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把握、未来消费趋势的判断,甚至销售预估,减少低创新风险。“这个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这也是我们快消在新的时代更好的生存,也要学会的一课,怎么样更快,做的更准。”
更准是前提条件,决定新品开发成败,更快则是必要的补充措施。但更准与更快,对于不少品牌而言,着实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车载便利被朱啸虎力挺 新零售新玩法还是伪需求? 盒马鲜生等新零售如何影响了一颗苹果的一生? 重新定义人、货、场 这是一套玩转新零售最全攻略 百盛与寺库合作探索新零售 将美妆作为切入点 新零售场景营销无所不至 机场贵宾室变身家居卖场 搜索更多: 新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