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行业的竞争形势加速了行业细分。1月5日,凯德集团宣布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凯德商用与印力商用置业有限公司联合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Triwater公司的第三方达成协议,向后者出售凯德集团在中国的20家购物中心项目公司的100%股权及相应负债,交易价格为17.059亿新元(约合人民币83.65亿元),交易预计于今年二季度完成。
凯德方面表示,交易有利于优化集团资产配置和集中资源,所获资金将用于在中国继续投资优质物业,进一步强化凯德集团在华五大核心城市群的业务布局,而从交易的另一方来看,接盘20家商场,也与其定位相似。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购物中心的爆发式增长,如今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在倒逼行业中的企业更精准地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强化细分领域的优势。

边缘项目变现
据介绍,此次股权交易涉及的20家购物中心,凯德集团通过旗下公司平均持有十年,项目平均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不包括停车场在内)。20家购物中心分布在19个城市,其中14个城市为凯德集团仅有单一项目布局的非核心城市。据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统计数据,此次出售项目分别占比集团在全球和中国购物中心资产规模的4%和7%,整体来看,对集团整体收入影响有限。
这并非凯德集团首次出售资产,在资产管理策略上,集团一直相对积极,多有出售成熟资产和收购成长性资产举措。2017年6月、11月和12月,凯德集团分别以26.4亿元人民币、33.607亿元人民币和8.38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国正中心100%权益、广州乐峰广场持有公司的所有股权和上海五角场商办地块。
公开资料显示,凯德集团进入中国市场24年,在中国的总开发规模约2200万平方米,管理的总资产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2013年推出“综合体战略”, 2017年,凯德集团在华新开业六大综合体,均位于五大核心城市群,包括上海的长宁来福士、杭州来福士、深圳来福士、武汉的凯德西城、上海的凯德星贸和苏州中心,平均零售面积达13万平方米以上,2017年也是凯德集团新开综合体最多的一年,目前凯德集团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拥有或管理8个商业地产项目。
放大优势策略
此次交易所获资金凯德将用于在中国继续投资优质物业,强化五大核心城市群——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及周边城市的业务布局和规模优势。凯德集团首席运营官廖茸桐表示,重新配置后的资产组合将为集团在华业务注入更多活力,更契合消费需求的迭代升级,凸显核心优势。
上述项目的开业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易对集团持续盈利能力的影响。凯德集团介绍,上述六大综合体的开业和收购乐峰广场将提升集团在华购物中心今年的净物业收入,抵消出售带来的影响。这也在侧面表明优化资产组合、聚焦核心城市将提升集团整体的盈利能力。 共2页 [1] [2] 下一页 凯德河南祭出撤字诀 接盘侠印力八年后再杀回 万科进,凯德退,商业地产谁能把账算明白? 印力凯德的进退之道:市场足够大,要先找到你的赛道 凯德出售抑或因主力店沃尔玛引流不利? 零售头条:万科收购凯德20个购物中心 京东神秘项目落地 搜索更多: 凯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