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市场驰骋20年之后,味千中国迎来的却是一份净利下滑八成的成绩单。
曾经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更糟糕的是,如今的困境还不知道要继续多久。
持续下滑
一份财报让味千中国再次聚焦了大众的目光,财报的核心内容是业绩下滑。
据味千中国近期公布的2017年中期报告显示,其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11.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5%;净利润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跌80.9%。
来自官方的解释是,“同店销售增长下降及门店数量减少。”这是不争的事实。截至今年6月30日,味千连锁餐厅的数量是649家,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3家。
而在今年3月的业绩发布会上,味千中国主席兼行政总裁潘慰还曾豪言称,今年将多开100间味千拉面,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还有3个多月时间,这个开店计划能否按时完成还不确定,但在已经关闭的13家门店中就有8家都来自上海。“一般而言,对已有门店改善的成本要低于开一间新店的成本,且会少去很多麻烦,而味千选择的是直接关店,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一位行业研究员这样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
其实,近几年来味千的门店数量一直都处于收缩状态。2015年673家,2016年662家,再到目前的649家。表面上看,每年十几家门店的减少占比并不多,但这与味千2010年提出的“千店计划”相差甚远。如今,这个计划还仅仅是个计划。
至于业绩,味千多次强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商圈增多分散了人流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肯定有,但同样的情况下为什么有的品牌能做好,这是需要反思的。”在前述研究员看来,不在改变产品品质、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想仅凭着某些投资项目赚钱,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投机,也是短视。”
温水煮“味千”
回想当初的味千,也曾引领过潮流。
公开资料显示,味千中国是日本“味千拉面”连锁店的中国内地与香港总代理,1996年成立,次年便在深圳华强北开出了在大陆市场的第一家门店。
到2007年味千中国在香港的上市将其推向了巅峰。“当时,整个中国的消费者开始从温饱向享受转化,味千比较日式的名字和产品的创新以及门店的装修等各个方面做得都不错,一炮而红。”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
但是后来当同类品牌越来越多的时候,味千中国非但没能扩大自己的优势,反而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份额被蚕食,这背后主要因为味千中国的故步自封。 共2页 [1] [2] 下一页 味千中国20年之痒:净利暴跌8成 品牌老化 吉野家、永和大王、味千等连锁快餐为何处境尴尬? 味千拉面上半年净利下滑80.9% 传统快餐怎么了? 味千拉面上半年净利下滑八成 门店减至649家 味千拉面业绩继续下滑 今年又关13家店 搜索更多: 味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