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忘了“老顾客”,永远要和最年轻的新一代打成一片
对于有资源、有渠道的品牌而言,“安利”、“种草”这件事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找到与消费者对话的方式。对互联网依赖度较高的消费者而言,新媒体无疑是与他们直接交流的最有效手段,同时需要用他们接受的方式运营。在这方面,设计师快时尚品牌KM可谓是典型例子,如今的消费者相对于老一辈而言思想等方面相对开放,有点污又无伤大雅的风格是他们较为喜欢的,而KM的小编“大师兄”、“咪桃”等经常以有点污的形象与粉丝互动、甚至安利自家产品。相比生硬地推销,年轻人更乐意吃这样一个符合口味的人给的安利。提及与年轻人保持同步性的,不得不提另一个品牌——三只松鼠,其在体验营销上大大地满足了年轻人爱玩的特性。主人、小松鼠的称呼,各种试吃投食包,各种品牌周边和cosplay活动,在三只松鼠里不仅有好吃的更有好玩的,不用安利都会使人主动贡献钱包。
3、谁能让消费者主动拍照发朋友圈谁就赢
看到社交网络上各种反手夹手机、A4腰、人鱼线、马甲线的晒图,不禁让人思考如今的人儿真的这么爱秀身材?其实这只是为了达到某种社交展示,在社交圈刷一下存在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就像买了一杯星巴克要发一下朋友圈,排了多少个小时买了一杯喜茶也要发朋友圈一样,会装X才能在社交圈得到多个NIC。时尚圈的奢侈品一直是一个能让人主动发朋友的产品,然而高价位却让很多人望尘莫及,因而他们开设多个副线品牌,走年轻化路线,甚至与各大潮牌合作,让消费者用相对便宜的价钱买到限量版的奢侈品,这其中就有足够的资本让消费者在朋友圈炫耀好几回。同时重建IP也是一个很好的手段,例如百雀羚,在产品、营销、代言人上下功夫,通过这些手段实现年轻化转型。特别是此前的神广告让其在社交圈火了一把,让消费者主动转化推送的同时,还改变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品牌想要让粉丝成为忠诚的粉丝,花功夫占领消费者心智才是硬道理,生产年轻人喜欢的产品、玩年轻人喜欢的营销、成为年轻人喜欢的品牌,一切以年轻人为主导,毕竟,世界的舞台永远都属于年轻人。 共2页 上一页 [1] [2] 云集微店携澳洲保健品巨头Blackmores澳佳宝 联袂打造“超级品牌日” 4月份开出30家新店,KM为何如此火爆? 服饰零售依旧萎靡,年销售20亿的KM靠什么实现逆袭 哈密城市广场携手MKM打造体验式消费新时代,商场内装设计首曝光 【分析】大环境下行,KM为何仍能获得消费者认何? 搜索更多: 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