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绝杀技
公开数据显示,继2015年9月我国PPI回升后,近两年持续保持高增长,中国宏观经济复苏预期正在被验证,国内商务需求和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均出现企稳回升。
在此背景下,无论是老牌本土酒店,还是国际高端连锁酒店都纷纷出招,通过收购和并购整合市场资源,不断向中高端市场渗透。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多年前高端酒店市场都被万豪、希尔顿、洲际、雅高等国际品牌所占据,本土高端酒店品牌缺乏,即便是还存在几家本土高端酒店品牌,当时其也完全不敌海外品牌。然而如今,随着中国酒店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崛起,尤其是万达、绿地等一批业主方自己成立酒店公司来管理自己的酒店项目,这给了国际酒店企业不小的挑战。
“十几、二十年前,高端酒店80%客人来自海外,国际酒店公司的全球预订系统和强大的海外品牌效应给酒店业绩做了很大贡献,但现在高端酒店客源中大多数是国内客人,国际酒店集团的预订系统优势就不明显了。且多年前经过外资酒店公司培训,成长起来一批优秀的国内管理人才,如今也到了本土酒店企业中。这些都让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在这几年在华越来越被动,而本土业主方和管理者越来越强势。世茂喜达虽然有喜达屋资本注入,但管理团队上基本都是中国员工,6个酒店品牌也都是世茂的本土自创品牌,因此其具备了灵活性和本土化特点。”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指出。
事实上,低成本或许是世茂喜达等业者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财经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国际管理公司有自己的标准,硬件投入很高,还要收取10%-12%管理费,且国际酒店品牌雇佣总经理、销售主管,厨师主管等大多使用欧美员工,公司对这类员工还需支付其家人的生活费用、孩子的学费,配翻译等,成本非常高。然而这几年高端酒店普遍入住率和房价下滑,成本却高企,这导致利润下降,国际酒店公司的员工流动率也变高,整体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相比之下,本土酒店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比较严格,管理费收取比例较低,基本都使用本土员工,对于物业选择也有很大灵活性。
喜达屋资本集团董事总经理及亚洲区酒店总负责人Kevin Colket(柯冠龙)表示:“我们建立一个酒店公司,可以给业主方提供更低的管理费用和更高的收益,我们要做到高性价比,而不是一味的奢华。在海外市场,喜达屋资本与当地公司合作的创新酒店品牌就打败过很多传统意义上的国际酒店品牌。”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乐琰)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万豪喜达屋合并后加快中国落地 会员计划成利器 喜达屋出售法国奢华水晶品牌,潜在买家为神秘中企 金融街引入喜达屋管理仍陷亏损 拟出售天津瑞吉酒店 世茂集团与喜达屋资本联手组新酒店公司 喜达屋旗下1 Hotels开始国际扩张 首站设在中国 搜索更多: 喜达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