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很多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初衷不同,G-Super的发展重点不是以做大市值为目的,主要通过降低成本,加强运营形成健康、良性的盈利模式。”薛迎杰说道,规模化是降低海外直采成本最有效的方式,砍掉中间环节后,终端市场的商品价格自然会下降。
不过,仅凭一家之力进行海外采购难有规模优势,但通过收购一些上游采购商,采购规模也将相应提升。薛迎杰表示,进口商品是高度分散化的行业,必须进行渠道整合。比如,在牛肉采购中,国内有上千家大大小小的采购商,绿地通过整合收购,将源头上采购量提升,在海外采购时更有议价筹码。
在全球采买时,薛迎杰明显感受到,国外供应商面对大批量订单时理智很多。薛迎杰表示,在一次海外牛奶工厂收购中,他在看工厂财务报表时发现,这个工厂只要稍微加大产量便能扭亏,但却一直游走在亏损中,距离盈利总差一步。当他与负责人交谈后了解到,再开设一条生产线的确可以增收,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人员问题。“在当地市场牛奶的供应量已经饱和,新增生产线如果满足一时需求没有长期的订单,工厂将面临人员无法消化的严峻问题。”
![微信图片_20170629223137](http://www.redsh.com/img2017/1707010241345.jpg)
![微信图片_20170629223142](http://www.redsh.com/img2017/1707010241346.jpg)
扎根社区
“中国消费群体庞大,资源一定会是全球配置。”薛迎杰认为,从现有消费市场构成和发展来看,海外资源采买的时机已到。在有规模化发展的前提下,厂家自然会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有所调整。
波士顿咨询公司最新报告显示,中国消费市场规模以年均10%速度增长,居全球之首。未来5年中国消费市场将迎来1.8万亿美元增量,大致相当于目前德国的消费市场规模,且超过所有主要经济体消费增长量的1/4。
瞄准中产群体、做社区是G-Super明确的发展方向。在薛迎杰看来,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品牌意识增强,并愿意为喜欢的东西付出高溢价。不过,北京的精品超市生存状况堪忧。在北京市场中,即便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品质提升,精品超市、高端超市的发展并未顺风顺水。有本土化优势的华联BHG精品超市不久前以3亿元出售,薛迎杰认为,北京消费市场其实有很大机会,5公里范围内完全支撑1家精品超市生存。
薛迎杰所指的能够高密度布点的超市需要包括生鲜品类。“消费者可能会跑很远买衣服、鞋,但坐很多站地铁去一条鱼或者其他海货十分不方便。”G-Super的经营品类中生鲜占比约50%。
在薛迎杰看来,精品超市在很多层面存在一定误读,比如选址上,精品超市大多在核心区的繁华商圈中,但其实基础类商品消费大多发生在社区。不过,针对社区的消费状况,精品超市的商品比例需要一定调整。北京商报记者 刘宇 共2页 上一页 [1] [2] G-Super落地绿地缤纷城二期 宝山第二家绿地全球商品直销中心G-Super开业 G-super入驻杭州绿地中央广场 系杭州首个海外直采超市 G-super超市入驻杭州绿地中央广场 10月开业 绿地G-Super南京店开业 搜索更多: G-Sup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