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金钱豹北京翠微店遭遇了十几位供应商上门讨债,供应商称,金钱豹拖欠债款达2000万元,而且金钱豹的门店已从26家门店倒闭到只剩2家。
从去年开始,它就已经诉讼缠身,并且开始大面积关店,2016年底至今,仅半年的时间,就关了11家店。 更有业内人士称,金钱豹有可能挺不过今年。真是世事无常,想当初,小编在学生时代,就听说过金钱豹的威名,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曾经叱咤餐饮业的金钱豹,竟然衰败至此,沦落到让人上门要债的尴尬境地?
曾两次卖身一次转型,却难逃没落
2003年,金钱豹开始进入大陆市场,以国际美食百汇的经营模式在上海开了第一家店。作为国内复合式自助餐厅模式的开创者,金钱豹曾一度发展得顺风顺水。
然而,市场变化总是快得让人始料未及。 大众餐饮、时尚餐饮的崛起,加上消费者消费习惯和需求的改变,让一直以“高档次+高流量”的金钱豹,因无法维持“高流量”而销售额下滑。 随后,金钱豹经历了两次卖身一次转型,而也正是这两次卖身后,金钱豹渐渐走向没落。
1、第一次卖身被看成是上市的信号
第一次卖身发生在2011年7月,由欧洲知名的私募股权投资商安佰深以15亿元的价格接手金钱豹。 彼时,已经有18家门店,年营业额近9亿元的金钱豹,对上市依然雄心勃勃。 其实,从2009年起金钱豹上市的新闻就屡见不鲜,金钱豹内部也爆料确实已经准备好上市。而这一次的卖身,也被外界解读为是金钱豹为上市铺路的信号。
2、贬值7倍第二次卖身,接连亏损难挽败局
2015年6月,转型失败后的金钱豹再次卖身,接棒者是来自香港的嘉年华国际,收购价格为2.53亿港元。 相比安佰深在2011年以15亿元投资金钱豹,短短四年间金钱豹就从15亿元贬值到了2.53亿元,接近7倍的贬值。 其实,通过数据就能知道,安佰深接手后金钱豹后就开始走下坡路,据嘉年华国际相关公告披露,金钱豹在2013年和2014年税前亏损分别约为2.24亿元、2.08亿元,净负债分别约为3.27亿元、4.44亿元。
但,嘉年华国际接手后却并没能力挽狂澜,2016年年报显示,金钱豹亏损约7245万元。 随后,关店潮接踵而至。
据嘉年华国际官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金钱豹在全国拥有13家餐厅。而如今仅过去半年,就关了11家店,这一速度着实惊人。
3、遭遇困境时也试图转型,却以失败告终
其实在金钱豹遭遇困境的时候,也试图通过改革,来改变危局。2014年,金钱豹放缓开店速度,开始转型并制订名为“豹变”的逆势转型策略。 同年,新品牌“至尊金钱豹”首家店对外营业,采取的是一价全包的单点自助模式,而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成本,据此前媒体透露,其食材成本就达到了55%。 最终,这一次的转型也并没能挽救金钱豹。
没落背后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连续关店、负债累累的金钱豹显然已经没有了喘息之力,曾经的餐饮巨头,十四年后终走向了没落,那么,这背后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共2页 [1] [2] 下一页 金钱豹告急 26家门店只剩2家 前景迷茫 母公司观望 金钱豹黯然失色:拖欠供应商货款、 业绩连续下滑、关店不断 杭州唯一金钱豹歇业 购物中心还是餐饮店的保险箱吗? 杭州唯一一家金钱豹歇业了 深圳一金钱豹谢客被指欠货款和房租 餐厅称不是关门 搜索更多: 金钱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