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猜想:重构了什么?
但是,去年海底捞外送的营业额是2亿元,而海底捞门店的营收是70亿,外送占比3%都不到。
而独立外卖,不论是布局配送站,还是养配送员,怎么看都指向——增加成本。
自称“资本家”的张勇,真的只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么简单吗?独立外卖是否未来趋势所在?我们请教了一些业内人士的看法。
a、品牌资产的成本重构
在有间虾铺创始人曾晖看来,海底捞独立外卖更多是品牌资产的成本重构。也就是说,品牌具有了一定的品牌号召力、认知度时,重新通过一种运作模式,进行消费的二次升级或转移。
这类企业不完全依附于外卖平台,而是对平台的提点有议价能力,和平台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共赢,如果平台提点高可以不和你玩。
而这条路的维护成本、附加成本非常高,曾晖说,先做出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是关键。
b、独立外卖是动态的生意模型
从堂食和外卖分别的成本占比,陈宁举了一个例子:
一间餐厅投资500万,外卖店只需200万;堂食租金300元/平方,外卖店租金100元/平方;人工成本上,堂食一般是16个点,外卖是20个点;但是堂食租金占比12个点,外卖租金占比6个点,然后包装成本上升了2个点。
这样下来整体外卖的几项成本占比和堂食差不多持平。但是考虑到,外卖的投资减少了一半,就是说,投资回报的时间缩短了。经营的本质,就是投资回报率,决定了这是不是一个最好的生意模型。
此外,陈宁认为,外卖的生意模型实际上是动态调整的模型。他的外卖逻辑是,店铺开得多,品牌力变强,外卖订单就变多,顾客的消费频次也就发生了变化。几个指标是动态的,达到一个平衡点后,收益率就会越来越高。
在他看来,海底捞外送现在看外送站、配送员都是在增加成本,但是等每个配送站达到一定的覆盖范围,客单配送成本就会降下来,随着订单量增多,会是一个好的生意模型。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无论营业时间还是客容量,堂食都是有短板和“天花板”的,而外卖则没有。
c、跟着趋势走总没错
“餐饮业大概每挣10元,就有1元来自外卖”;“预计2018年外卖将达到3000亿,占餐饮总盘子的10%……”《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2017)》数据显示,外卖势不可挡。
就像餐饮老板内参CEO秦朝在《秦朝餐见》中所说,当下,外卖已经成为餐饮第三极,不是堂食补充,而是成本重构。
连锁餐饮巨头都在加码外卖,而且都有自己独立的外卖体系,跟着趋势走总不会错。这也许就是海底捞独立外卖的最大逻辑。
(来源:餐饮内参 作者:王艳艳) 共2页 上一页 [1] [2] 海底捞到呷哺呷哺,火锅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90%餐饮老板外卖痛点,海底捞是怎么解决的? 每60分钟新开1店,一家鸡排店年收入抵一个海底捞! 为什么海底捞菜涨价了,顾客却不觉得贵? 为什么海底捞做直营,麦当劳做加盟? 搜索更多: 海底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