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世界百货中国即将迎来上市十周年之际,却选择了和上市公司身份说再见。
6月6日晚间,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新世界百货发出公告,提出以2港元的价格,向新世界百货进行私有化要约。
继去年8月份新世界中国发展从香港联交所注销退市后,时隔不到一年时间,新世界百货中国紧随其后上演退市大戏。
出价每股2元,若相对于停牌前收市价1.33港元,溢价高达50.4%;但若以每股资产净值约3.5港元计算,则折让亦高达42.9%。但新世界百货中国给出的解释为:“要约价乃新世界百货中国独立股东以具吸引力的溢价变现投资的良机。”
俨然,新世界百货中国能否成功私有化还充满着变数。对于这次私有化行动,坊间亦有猜测,不论结果如何,新世界百货中国退市意图表露无遗,这是在郑裕彤去世后,郑氏家族“豪门三代”策谋的一次重大资本腾挪,整个新世界系或作重新部署。
尽管其市值缩水过半,但新世界的掌门人郑志刚表示问心无愧:十年上市征程,这家香港最大百货企业,没有从资本市场上圈走一分钱。
上市10年 市值蒸发3/4
6月5日停牌,6月6日发布私有化公告,6月7日上午九时整复牌。在这充满喧嚣与猜测的48小时内,征战港股十年的新世界百货给出的最终答案是“隐退”。
截至6月7日收盘,新世界百货中国涨42.84%,报1.9港元。虽然股价大涨4成,但这个价格较新世界百货2007年7月12日上市时的每股5.8港元却大跌了67.24%。
股价的腰斩成为此次私有化消息引发争议的最大导火索。
按照相关法规,新世界发展完成要约收购有必要前提,即“于要约截止前收到有关不少于90%要约股份及不少于90%无利害关系的新世界百货中国股份有效接纳。”
于最后交易日,新世界百货中国共有1,686,145,000股已发行股份,其中1,218,900,000股新世界百货中国股份(占已发行的新世界百货中国股份总数约72.29%)由新世界发展持有。
这也就意味着,新世界发展需要付出约9.345亿港元购买新世界百货其余独立股东手中持有的约4.67亿股股份。
尽管新世界发展认为超50%的高溢价足够诱人,但对于持有新世界百货原始股那批投资者而言,如果此次私有化成功,即意味着他们这部分财富将瞬间“蒸发”。
面对财富缩水带来的重压,有网友吐槽称,“新世界百货两年前就开始准备私有化,管理层有意不让业绩公布有任何起色,其间股市涨了不少,机会成本很高。”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新世界百货在上市10年间,市值蒸发3/4。
新世界百货停牌前收报1.33元,总市值仅22.43亿港元,相比2016年末资产净值57.26亿港元,有60.8%折让。比较该集团在2007年7月12日上市时的每股作价5.8港元,更已大跌77.1%。即使加上自2008年至2015年度每股派息共1.353港元,比起招股价仍有53.7%折让。
然而,新世界百货掌门人郑志刚说:就算亏钱了真不赖我,我没有圈你们一分钱。
丰盛金融资产管理董事黄国英认为新世界百货所经营的商业模式已是一个过气的模式,前景暗淡。另外,10年前新世界百货以每股5.8港元招股上市,时至今天,停牌前股价跌至1.33港元,这是整个行业面对的问题,并非新世界百货独有的问题。 共2页 [1] [2] 下一页 新世界百货又一自营品牌落地 创新求变带动企业进步 新世界百货或溢价五成私有化 重回A股可能性不大 郑氏豪门第三代谋资本腾挪 新世界百货中国将私有化 新世界百货私有化涉及9亿 郑志刚表示没有圈一分钱 市值大幅缩水 新世界百货私有化 搜索更多: 新世界百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