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约3400字,烧脑时间7分钟。
《欢乐颂2》播出后,收视率和口碑成反比,依然没有逃出“续集不如前作”的魔咒。筷玩思维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第二部有很多投资方,强行加入了植入广告,让本来就松散的剧情显得更加尴尬。
比如在上一部中就反复露出的唯品会电梯海报,现在升级成了电子屏幕,安迪送樊胜美的SK-ll,关关敷面膜用佰草集,苹果手机全变成华为,就连曲妖精全家都穿着一个品牌的衣服……这简直就是行走的大型广告。
但竟然有一个植入出现得很自然。
剧中小蚯蚓和应勤作为来上海打拼的小年轻,吃饭约会的地方就选在全家便利店。上海是全家在大陆的大本营,店面遍布市区,出现在剧中也符合人物身份设定,反倒营造了真实接地气的观感。
但这依然是植入营销——全家是《欢乐颂2》的指定便利店,在热播剧中频繁露脸,预示着全家便利店要更加强化自己的餐饮属性。
以7-11为代表的便利店被传统快餐店当做最可怕的敌人,这个时间也还没有多久,便利店巨头之间在餐饮赛道的角逐已经开始了。
作为三巨头之一的全家,一直在餐饮部分和7-11对抗,比起如今掀起营销战,实体店的发力更值得业界关注。
全家战略:深耕上海,升级第四代店,布局全国餐饮平台
全家Family Mart品牌1972年创立于日本,1988年起在台湾经营,在2002年成为上市企业。
在诸多竞争对手布局中国大陆各个城市时,全家选择了首先深耕便利店最发达的上海市场。2004年7月全家在上海开出第一家门店。
2010年的世博会是全家发展的转折点——一下子开出四家门店。借助世博会,全家品牌在上海迅速打开知名度,进入快速拓店期。
筷玩思维复盘全家的市场策略发现,全家把一个大市场切分成很细的一个个小商圈,小商圈里以覆盖多少公里范围再切分,切分之后落点,从内环——中环——外环——郊区县,逐步完成对整个上海区域的覆盖。
到今天,全家以超过1000家门店的优势成为上海便利店第一品牌,辐射面深入到顾客所在的每个区位,并形成占据优势的品牌力和信任度。
深耕一个城市,完整覆盖各个商圈,对于后来逐渐发力的餐饮业务来说,无疑占据了最后一公里的绝对优势。高密度的门店分布,解决了消费者用餐时效的问题,也开始对传统快餐店构成威胁。
此时全家开始拓展更大的市场。2014年“全家”便利店已进驻上海、苏州、杭州、广州、成都、无锡与深圳等城市,总店数突破1200家。到2016年底,全家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数逼近1800家。
随着新兴的城镇化进程加速,全家把全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列入目标市场。
按全家的计划,到2020年将有7500个全家便利店,到2024年市场成熟时,全家将实现10000家便利店网点。
而正在升级中的第三代店,就像电视剧里那样,有可以坐下来用餐的空间,第四代则更向餐厅靠拢。
一旦这个网络完全形成,其对快餐店、餐饮店的堂食和外卖业务的影响将不可小视。
把鲜食作为特色商品出售,找到定位,做内地最大的“小食堂”
对餐饮的布局,全家在很早就开始了。
2012年,全家打出“全民三餐在全家”的旗号,当时上市了单价6.8元、7.8元和8.8元的盒饭产品,随后销售量就实现了倍增。
两年后,全家的4家鲜食工厂,每天盒饭、饭团的产量达到30万份,盒饭、饭团类产品在单店销售中的占比已经达到50%。
顶新集团便利、餐饮事业部董事长魏应行透露,全家的4家鲜食工厂一天的盒饭、饭团产量,相当于每家便利店每天要销售300份左右,堪称内地最大的“小食堂”。
把鲜食作为特色商品出售是全家的一个重要战略,同时也需要背后供应链的投入。
据筷玩思维了解,全家门店背后的鲜食工厂跟物流中心大部分系自建,在上海的首家工厂于2010年2月投产,能为1000多家便利店供给商品。
当年商务部长陈德铭花了4个小时,从全家的鲜食工厂到门店,参观了整个供应链,之后就邀请全家去北京开店。
鲜食销售占比高的经营现状,也逐渐改变了全家便利店的店面布局。
2014年全家开设的新店都设置了12-16个座位的用餐区,由此标准店的店面从80平米增加到了100-120平米。
而鲜食毛利率一般在35%至70%之间,即使因为极短保质期带来的高损耗,便利店鲜食便当的毛利率也比普通货架品类高出了5%到10%。
因此,增加用餐区之后虽然店租也要上涨,但却提高了顾客消费频率,收益率更高,全家便利店老店也被改造成设置用餐区的店型。
这样一来,“小食堂”的定义更准确了,顾客用餐的频次又形成了良性循环——开辟的饮食空间越多,消费频率、客单价就越高。
共2页 [1] [2] 下一页
价值50亿的会员生意 全家便利店把绝招全亮出来了
全家便利店Q1营收148.5亿 同比增5.26%
台湾7-11、全家便利扩充自有品牌 开卖服装、啤酒
日本7-11和全家等5家大型便利店将引入无人收银
日本7-11、全家、罗森等便利店拟普及自助收银
搜索更多: 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