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海外业务的价格差优势让双汇吃到甜头,但最终抵挡不了国内生猪进价的明显高企。3月22日双汇发展(000895)发布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18.22亿元,同比增长15.94%;净利润44.05亿元,同比增长3.51%。这相比2015年净利润5%的增幅,有所下降。
对于净利润仅收获个位数增长,双汇发展表示是因2016年市场消费需求疲软、大宗物资价格分化,生猪价格高位运行、鸡肉价格先低后高造成经营困难所致。而这也是整个肉制品加工行业的难题。
行业困境怎么破
数据显示,2013年末至2015年中长达21个月的亏损,让2016年的猪价上行周期来得异常猛烈,“报复性”弥补了此前行业的持续低迷。
统计显示,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猪价从11.5元/千克猛涨至21.1元/千克,总体涨幅高达83.5%。2016年6月,猪粮比达12∶1的历史高位,远超出6∶1的盈亏平衡点。尽管四季度猪价有所回落,但下游肉类食品加工企业仍面临经营困难的局面。
不仅是双汇受到影响,与双汇同为肉制品加工企业的得利斯(002330)也落得同样遭遇。
根据其最新公告的业绩快报预计,2016年净利润将同比最多下降57.43%,成为其自2010年上市以来交出的最差成绩单。
对于行业的急速变化,得利斯表示,2016年四季度受市场环境影响,鸡肉、原煤等较前期采购成本上涨,经营毛利降低。同时,四季度生猪采购价格下降,冷却肉销售价格同时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生猪采购价格的下降幅度,导致冷却肉产品毛利降低,利润减少。
相较之下,双汇发展能在行业低谷期维持净利润增长则显得鹤立鸡群。业内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其在海外的原材料供应链。
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曾表示,双汇在2015年即对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猪肉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提前做出预判,对抵御成本压力做出准备。公司调整了产品结构,制定了“由高温向低温转变、由食品向食材转变、由传统产品向西式产品转变”的转型战略。冷鲜肉和低温肉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产量和所占比重均高于竞争对手。 共2页 [1] [2] 下一页 双汇创始人万隆:最喜欢做的事是杀猪,把猪杀好 双汇发展再次斥资10亿海外收购 毛利率压力仍很大 双汇陷毛利率不断下滑困扰 巨额并购整合效应无法发挥 万老板11亿港元再购美国肉企 双汇进口猪肉创历史新高 三季报低于市场预期 双汇发展被砸出13个月来最大跌幅 搜索更多: 双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