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企动态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企动态 >> 商家动态 >> 正文
宜家遭遇中国难题:老年人的公共空间争夺战

宜家遭遇中国难题:老年人的公共空间争夺战

餐厅长期被中老年相亲群体霸座,宜家上海徐汇店开始封闭餐厅,没有购买食物的人不能入座。

  大都市中无处可去的老年群体

  除此之外,老年相亲团占领宜家背后还有更具体与复杂的因素。在这次宜家发布《告顾客书》使得老年群体问题又一次取得关注后,央视新闻对这些老年人进行了采访,被采访的老年人表示:“老年生活太过冷清,我们究竟还能去哪?”“也许大家都不知道老年单身的有多寂寞吧,有的孩子不在身边,有的即使在上海,也不过周末来看看。”“自己家附近也有老年服务中心,可收费难以承受,每天收费30元,午饭另需10元。一天40元,对于退休工资不高、条件普通的中老年人来说,并不便宜。”可见,对于这部分单身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是缺少陪伴的,同时经济上也并不宽裕,在对日常生活的选择上,并不是完全自主的,只能遵循更经济、更划算的原则。老年人日常生活的这种孤独感和不自主,也是都市生活所带来的问题之一。

  在当代都市生活中,尤其是魔都这样的超级城市,高速运转的都市需要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支撑,这些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就落在老年人的儿孙身上,而人口老龄化加剧,可以陪伴老年人的年轻人却大都无法在场。当然,并不只有老年人是孤独的,孤独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感觉结构”,似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种孤独感,但年轻人相对于老年人更善于一个人消化掉孤独感。当代年轻人更倾向于个人的原子化的生活,由于资本和技术对年轻人的亲近,他们可以靠一个人追追剧、打打游戏也可以很好地打发掉时间,可以用各种各样的APP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与年轻一代原子化的生活不同,老年人对集体生活的记忆犹在,他们的青春是在集体主义的时代度过的,同样面对孤独,也许老年人更希望找回他们的集体记忆,在宜家相亲活动中他们能找到同伴,能打发掉他们的孤独感,这是属于他们的生活方式。

  除了想要找到集体感之外,这些老年人聚集到宜家也是出于对实际生活状况的考量。根据2011年的《申江服务导报》对上一次宜家区隔老年相亲团的采访,受访老年表示:“小青年来得,为什么我们来不得!小青年能来这里喝咖啡,谈恋爱,为啥阿拉勿好来?这个社会,我们下岗时没人关注,我们老头子在外面 外插花 没人关注,我们小孩找不到工作没人关注,现在倒要这样关注我们!”从采访中可以看出,宜家相亲团中的老年人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的过程,但并不一定在这个过程中受益,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利益受到了一定损害。如今,他们大都是退休的工薪阶层(或者是在市场化转型期就下岗的),选择宜家也是出于现实生活的考量,相对于用“文明”话语批评他们的人来说,无论是占有的经济资本还是文化资本,他们都处于弱势的一方,并不一定有能力去更适合他们的消费场所。

  当更多的公共空间被消费空间挤占,对于在经济、文化以及对技术层面都处在较弱势一方的老年人群体来说,属于他们的空间越来越少,适合他们消费水平的空间也越来越少。而喜欢聚在一起是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方式,但这种生活方式却在资本的作用下遭到驱逐,在某种意义上,他们越来越无处可去。

宜家遭遇中国难题:老年人的公共空间争夺战

2016年10月11日,上海漕溪路,一位长期来宜家的女士在和周边老年朋友议论餐厅变化。

  宜家面临的中国式难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住房政策的改革和越发原子化的个人主义的盛行,使得在中国的城市生活中,以住宅和居家为核心的意识形态逐渐风靡起来。居家意识形态让人们认为营造一个理想的居家环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使得按照居家意识形态营造出一个“理想的家”成为一个均质的“神话”,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居家”被重视起来,这也为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宜家家居(IKEA)提供了合理性。进入中国这十几年来,除了让顾客享受无处不在的北欧情调,像许多在华外资企业一样,宜家没有放松中国化的脚步。在产品设计、食品供应、展厅布置上注重中国式细节,在更深的层次上,宜家还在观察着中国的社会性问题,宜家每年都会推出一份由其参与调查的《中国都市人居家生活报告》,这份报告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深入生活细节的调查问题,试图解读中国都市人居家生活中的需求和问题。

  宜家大战老年相亲团并不是其第一次接触中国老年人,其实宜家一直在关注着中国的老年人,只是在宜家对老年人的预设中,他们应该是在温馨的家中照顾儿孙的,是为了让“家”更有味道而牺牲个人的情感的,是呼应居家意识形态的。比如,在2015年上海宜家曾举办了一个名为“为爱下厨”的活动中,宜家请市民报名讲述自己的家庭故事,尤其是关于厨房的故事,并在其微公共号上选择性的推送了五组活动,其中的一个故事叫做《三代同堂的味道》,“今天的主人公葛女士,为了与家人与孙子在一起,她现在放弃在外地颇有成就的生意,离开熟悉的环境和多年的老友,来到孙子的身边,来到家人身边,对葛女士来说家人如此重要,看着小孙子一点点长大,看着家人品味她做的每一顿,她体会到的是与事业成功所不一样的幸福和满足。”从宜家选取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宜家关注到在人口流动过程中老人与子女异地生活的普遍性问题,但宜家对此给出的解决方案却是一个架空的乌托邦式的“梦想厨房”。这显然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深层矛盾,而只是触碰一下问题的肌理,紧接着转向了居家意识形态,转向了刺激更多的消费。

  在宜家的中国道路中,老年相亲团可谓给宜家出了一道难题。本来,按照宜家那套关于“家”的温情话语以及对老年人的预设,老年人应该安安分分地在家做饭和照顾孙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居家景象,谁知却被老年相亲团占领了餐厅。老年相亲团本应该被与其他顾客同等对待,但为什么因为其不消费的行为就变成了非法与不文明的异类呢?宜家怎么变得自相矛盾了呢?答案很简单,体验式消费与低价只是宜家的销售策略,是刺激消费的手段,但是老年相亲团却利用了这种策略来占领宜家,影响其创造利益,本来是为制造消费,却反过来被中国的老年相亲团“套路”了。

  宜家的中国化背后的目的无疑是为了创造更多消费,无论是中国特色的食物,还是用上海话书写的标语,抑或是宜家对中国老年人假想式的预设,都在遵循着消费逻辑和资本逻辑。当现实中的状况和宜家的预设出现偏差的时候,宜家显得措手不及。一旦出现其影响利益的力量,宜家迅速地揭掉温情脉脉的假面。这种单向度的逻辑所导致的问题,在这次和老年相亲团的交锋中就暴露无遗:当宜家张贴告示说必须要消费才可以的时候,老年相亲团买了几块钱的面包放在桌上充当“通行证”,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消费逻辑面对老年相亲团的too naive呢?在这个时候,宜家已变得无力反击,只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搬出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文明”话语来制约老年相亲团。

  在这场宜家与老年相亲团的对抗中,显然宜家输了。当然,这不只是宜家的问题,作为全球资本主义链条中重要一环的跨国资本,宜家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这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碰到的中国式难题。以单一的逻辑和标准来处理复杂的在地性问题当然会遇到麻烦,这透露出当代资本主义的固化和短视。值得欣喜的是,这一次老年相亲团的举动是对资本和消费逻辑的一次挑战,当原本更多的公共空间被资本一次次侵占,当老年越来越无处可去,是时候需要把这些公共空间再要回来,这不失为大爷大妈们一次有力的尝试。(来源:澎湃新闻网)

2页 上一页  [1] [2] 

宜家欲打造天津第二个商场 计划于2018年开业

天津第二家宜家落户西青 明年开建2018年开业

上班族“蹭”宜家背后的尴尬:凸显多重社会问题

上海宜家对老人下逐客令 美媒称折射老年服务匮乏

天津第二座宜家商场将落户西青

搜索更多: 宜家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