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呷哺呷哺与其董事会主席贺光启订立了合资协议,呷哺呷哺及贺光启将在开曼群岛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主要为呷哺呷哺生产调味料,并通过呷哺呷哺渠道进行销售。
也就是说,一直以来对呷哺呷哺秘制的麻酱小料欲罢不能的客人,不用再苦于不能直接购买店里的简装,而故意多要几包再偷偷“顺”走了。
从最近的呷哺呷哺,到之前通过火锅底料公司上市的海底捞,再到更早的一波四川火锅品牌秦妈、桥头,广受欢迎的火锅连锁店品牌推出专供零售的底料蘸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必然之路。
独特的品牌记忆点:一包明星小料的故事
前些天,呷哺呷哺官方微博开始发布消息:当你犹豫要不要出门吃呷哺的时候,萦绕在你心中的是对等位的恐惧,还是对热被窝的留恋?
现在你不需要再纠结了,因为呷哺呷哺即将推出火锅底料、火锅蘸料以及调味酱。呷哺呷哺的好味道可以搬回家了。
这则消息意味着顾客不久后就可以直接购买店里的调味料了。
呷哺呷哺从1998年在北京诞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终于开始卖调料,可以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因呷哺秘制麻酱而经常光顾的客人不在少数,呷哺呷哺的调料确实花了很多心思,这与其创始人贺光启关系紧密。
90年代初,贺光启就已经是台湾有名的珠宝实业家,在台湾多地开有珠宝厂。这个行业里,工业标准化的理念非常重要,也深深影响了他,凡事都要完美。
后来贺光启转行做餐饮,每个细节都不放过,但完美主义者却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北京市场受挫。
北方人习惯大家围在一起吃火锅,一吃就吃一两个小时,呷哺呷哺这种新兴的速食和分餐形式,很多人不接受。
同时,贺光启不惜成本,直接从台湾采购调料再运到北京,却发现不合本地食客的口味。
这都让呷哺呷哺的生意没有起色。贺光启调整思路,请厨师针对北方人的口味制作了多种调料,然后请消费者来免费试吃,之后认真听取食客的意见,经过无数次调研摸索,用了半年时间才最终定下调料的口味。
2003年非典带来的卫生恐慌,机缘巧合的让呷哺呷哺小锅分餐吃火锅的模式被接受,并开始迅速成为新的用餐时尚。
大量跟风者开始出现,但呷哺呷哺依然越开越多,最终走向上市,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许多粉丝级的客人对那份美味小料的感情。
就如同海底捞的服务,呷哺呷哺让众多食客趋之若鹜的调料和汤底,成为品牌的强烈记忆点。
在一些美食点评平台上,麻酱小料成为了呷哺呷哺的“推荐菜”,2011年的北京国际美食盛典上,“呷哺呷哺麻辣火锅”及“麻酱调料”获“特色产品”荣誉称号,火锅调料获得产品奖,这在业界也是头一回。 共2页 [1] [2] 下一页 呷哺呷哺:立足商务智能,向“大数据”要价值 呷哺呷哺北京开出新店 计划今年开店100家 专访呷哺呷哺董事长贺光启:供应链率先全球化 呷哺呷哺火锅品牌“凑凑”开业 今年计划开7家 呷哺呷哺就餐后集体呕吐 药监部门:门店暂未发现问题 搜索更多: 呷哺呷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