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卖煎饼出身,后凭借时尚的营销和推广达到估值10亿元人民币的互联网餐饮品牌“黄太吉”遭遇多家门店撤店危机,此事引发了社会上强烈的关注和讨论。
9月21日,黄太吉创始人赫畅发布了一封名为《没有低谷,哪有巅峰》的公开信回应:“确实关闭了一半的大型工厂店,平均每家500平方米以上,开销及成本大,既然业务结构不合理,没有必要保留,必然关掉。”同时称,关店得到股东和团队的支持,没有失去投资人的信任。
互联网时代做餐饮品牌这件事有多难?赫畅给出了阶段性的答案。此外,肉夹馍品牌西少爷、烧烤品牌串亭、兰州牛肉面品牌牛大坊等把餐饮业玩出花样的新品牌负责人接受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的采访,谈及了互联网时代餐饮创业的新变化和不易。
要好吃是餐饮的基础,这不需要讨论
在坊间对于黄太吉的评价中,由于“不好吃”导致不受用户青睐成为其中比较主流的评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大众点评网上发现,用户对于黄太吉的差评理由主要集中在“煎饼不脆,酱汁味道比较淡”“凉皮调料需要自己拌,这和网上卖的真空凉皮有什么差别吗?”“服务员的态度爱搭不理”等非常细节的感受。对此,赫畅在公开信中并没有提及用户对口味的质疑。
“好吃”这件事有多重要?串亭创始人戴云章创办了一家很酷的烧烤餐厅,策划了一系列引爆朋友圈的推广活动,例如身高高度决定打折、颜值打分打折等,但他坚决认为:“好不好吃这件事没有可以讨论的,这是从事餐饮最基本的要求。”
但是否“好吃”这类主观性比较强的答案,戴云章也分析道:“同样一个煎饼果子,可能5元时你觉得味道不错,但15元时你就会觉得味道一般。”此外,现在消费者需要的是多元化了,餐厅承担了谈事、交往的功能,稍微有一点“错位”都会影响用餐体验。
戴云章说:“对于互联网来说,千分之零点几的出错率或许不算什么,也有机会补救,但是对于餐饮来说,只要有一个漏点,或是菜品有一个有问题,这家餐厅就会被消费者残酷地抛弃了。”
这一点西少爷创始人孟兵认为:好吃的本质是文化,中国人觉得面条米饭好吃,日本人觉得寿司饭团好吃,这是当地文化的体现。所以,好吃当然重要,不好吃就等于逆文化而行,自然没有市场。
牛大坊的创始人邓毓博主打的方便版兰州拉面,耗费200多万元用于研发,在研发时买了好几口大锅,每天看着一大锅一大锅的汤底被倒掉也会心疼,但是为了研制出最恰当的配比为规模化做准备,这一步必不可省。
“做餐饮不是老板分配任务就可以,手下执行的是否到位、点餐的服务员脸色好不好都很重要,这都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感受。”如今,博士出身的邓毓博经常在线下店里观察食客的碗底儿,如果有人剩下了什么没吃,他就会去询问原因,做到“好吃”并不那么容易。
酒香巷子深不行,酒不香在巷口也没用
赫畅在公开信中还称:“外卖平台型业务战场不断升级,连平台间合并的传闻都天天有,我们没有必要耗在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里。”
这间接承认了黄太吉要退出外卖竞争市场。外卖平台被誉为黄太吉4.0时代的主要方向,曾经的1.0主打煎饼果子,2.0主打“餐饮界的百丽”,推出矩阵式的品牌,3.0时代主打外卖和餐饮社区九州会。如今,记者在App Store里已经搜不到“黄太吉外卖”App,今年2月有报道曾称此App仅打一星。同时,黄太吉外卖平台上的多家合作方出走。
这种落差不仅让人感慨黄太吉2012年横空出世的盛景。当时,黄太吉通过美女老板娘和开跑车送煎饼等多个热点话题博得了极高的关注度,俨然成为当年餐饮圈和互联网圈的跨界典范,让用户迅速记住了这个品牌,其所采用的方式也被后来的餐饮创业品牌广泛学习和模仿。
4年后,外卖消费成为大众的一种日常需求,而外卖市场发生巨大变化,其中最关键的是美团和百度外卖合并。数据显示,两家企业合并,将占据国内外卖市场80%的市场份额。
“外卖平台机会已经消失,接下来就是并购和垄断,创业公司不应该再花时间进入这个领域”,黄太吉这一方面的变化让孟兵也意识到,外卖航母的价值并不高,流量才有价值。 共2页 [1] [2] 下一页 互联网思维断片? 黄太吉关店 锤子机亏损 黄太吉再惹关店风波 餐饮工厂店模式不可复制? 黄太吉被指合作成本过高 外卖每单抽成比例近半 黄太吉创始人:成本高致一半大型工厂店关闭 黄太吉CEO:关店传闻属实 外卖平台业务没有胜算 搜索更多: 黄太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