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56岁的报喜鸟董事长吴志泽的日子不好过。虽说往年公司的利润在下滑,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今年上半年业绩呈现大滑坡,亏损高达9700万元,这是自2007年上市后的首次亏损。
当然,作为一家服装企业的创始人,吴志泽的遭遇并非个例。他的竞争对手七匹狼(10.410, -0.02, -0.19%)、希努尔(17.850, 0.05, 0.28%)、九牧王(15.450, -0.11, -0.71%)等服装企业今年上半年业绩也均出现了大幅下滑。只不过报喜鸟直接由盈利变为亏损,吴志泽将面临更大困境。
面对发展困境,吴志泽也进行了种种扭转局势的尝试,他主动关停服装门店,转而积极发展电商平台;投资互联网金融,谋求多元化发展;进军C2B私人订制行业,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等,但目前看来这些措施都“只见投入,不见产出”。
一直在服装行业做得顺风顺水的吴志泽,这次转型能够成功吗?他是否有信心?新型发展战略能否有新的进展?
9月6日,《投资者报》记者拨打报喜鸟董秘办公室电话,并根据对方需求将采访提纲发至指定的邮箱,对方表示已收到,但遗憾的是此后再无下文。
品牌意识曾很超前
在服装行业,吴志泽的发展思路其实一直走在市场的前沿,也正因为如此,公司才得以发展起来。
1977年,出生于浙江永嘉的吴志泽高中毕业后,靠着推销发卡、纽扣等小商品走上了经商之路。
当时的温州可谓是服装批发市场,全国的服装商人都涌向温州进货。吴志泽也正是看好了这个机会, 1980年,他带着500元钱与弟弟一起加入了温州服装大军。
彼时中国的服装消费市场正在崛起,需求不断扩大,温州一带的服装工厂几乎都以服装制作为主,对商标、品牌等不太关注,而吴志泽当时正是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1987年,国家成立了工商局,开始对知识产权进行规范,吴志泽也顺应潮流,在工商局注册了服装商标——嘉利士,这是温州注册的第一个服装商标。
由于商标的注册,品牌的推广,吴志泽在今后十年间赚取了2000多万元,这便是他为之后企业扩张准备的第一桶金。
吴志泽的品牌意识在当年可谓超前,这也是随后报喜鸟能够在“百万大军”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上世纪90年代,吴志泽到国外考察了一圈,发现同样质地的服装,朗朗上口的品牌可以卖到3000元,而中国制造的衣服300元都没人买,这促使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创造一个自己的品牌。
由于对品牌树立、品牌形象传播的重视,吴志泽为报喜鸟聘请代言人更是使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聘请明星做代言人的服装企业”。1999年~2006年八年间,报喜鸟聘请香港知名演员,“金像奖”影帝任达华担任代言人,这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2006年,报喜鸟开始走国际化发展道路,转而由任贤齐担任代言人,通过与其举办全球巡回演唱会的方式,报喜鸟的品牌形象被进一步强化。
现如今,担任代言人的是香港明星古天乐,闯荡娱乐圈多年的他的确拥有着众多粉丝,不过随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仅仅局限于聘请代言人进行宣传的模式已略显单薄,虽然作为开创品牌的“先驱者”,吴志泽显然“走得早”,但在时代迅速更迭的20年之后,他在品牌宣传上的步伐已经逐步慢了下来,显得力不从心。
曾善于强强联合手段
突破往往带来机遇,吴志泽在经营上很有一番“套路”。上世纪90年代,吴志泽拥有了自己的制衣厂,名为纳士制衣公司,当时资金仅有2000余万元的吴志泽意识到创立品牌的重要性,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他希望能够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投资进行品牌的创立。
公司“强强联合”的经营方式处在今天确实十分常见,但在上世纪90年代的温州,说服公司之间联合并不简单。当时温州人做生意的思想是“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并且对家庭式经营模式十分坚持。不过最后吴志泽依然说服了浙江报喜鸟制衣有限公司、浙江奥斯制衣有限公司两家民营服装企业,与他投资创办服装品牌,三家企业在1996年正式联合,成立了定位于高端男装的报喜鸟集团,这也是温州第一个打破家庭式经营模式、自愿联合组建的服饰集团。
集团成立之后,吴志泽逐渐改造家庭式经营管理,从而走向更规范的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他首先辞退了自己的亲属,并宣布股东的夫人们不能加入报喜鸟集团,甚至不能经商,一些与股东有直系亲属关系的家属也不能在公司主要岗位任职,并且不能与公司进行关联交易。身为公司董事长并且占有公司大部分股份的吴志泽也不希望孩子接自己的班。他说,“我的两个女儿一个要做教授,一个要做律师,我很支持她们。”据了解,目前公司的高管层也多为职业经理人。
共2页 [1] [2] 下一页
报喜鸟转型自救落空 重回主业亏近亿
重回主业亏近亿 报喜鸟转型自救落空
报喜鸟自成立以来首亏 2016净利润亏损近亿
报喜鸟押宝私人定制 欲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制造
净利跌超八成 报喜鸟转型效果未显
搜索更多: 报喜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