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分中国业务,百胜为了什么?
百胜从自营业务到加盟业务的转型,似乎是此次拆分其中国业务的动因之一。当分拆完成,百胜中国将成为百胜在中国大陆的特许经营商,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钟等品牌的独家权利。
百胜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这家在中国发展多年的餐饮服务商在中国拥有超过6800家餐厅;其中肯德基数量最多,超过5000家,另外约1500家必胜客餐厅。
然而,当百胜中国分拆完毕后,百胜将不再拥有此前在中国开设的中式快餐店“东方既白”和所收购火锅店“小肥羊”,它也不能收取特许经营费。财报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末,二者合计共有258家餐厅。
百胜在财报中表示,当中国业务分拆完成,其将更加接近成为单一业务公司的目标,“有着更加稳定的收入,更高的毛利率、更低的资本需求和更强的现金流转化率。”
百胜首席执行官克利德(Greg Creed)在一份声明中称,此次投资“为百胜中国发展成为独立的餐饮业巨头奠定了稳健基础。”
这家越发追求高利润率的公司为自己定下了目标:至2017年底,百胜旗下所有餐厅至少96%将转为特许经营模式。这意味着,届时大部分的百胜餐厅在股权上都将与百胜没有关系。
截至2016年年中,在百胜遍布全球的大约43000间门店中,21%属于直营店;特许经营模式的门店约占79%。
尽管财报显示,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百胜在中国的表现超过其预期,该公司将年度核心利润增长率从原本预测的10%提升至最少14%,但此前一段时间百胜在中国市场的疲软表现,拖累了百胜整体的股价。
此前,受多种因素影响,百胜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有限。例如,百胜在2015年预测,该年第四季度中国市场的同店销售额增长率约在0%-4%之间,最后公布的实际数据为2%。
维权投资者迈斯特(Keith Meister)要求百胜拆分中国业务,因为他认为这一动作将有利于百胜价值的提升。迈斯特创立的对冲基金Corvex(Corvex Management)持有百胜大约5%的股份,是其重要股东。迈斯特于2015年10月进入百胜的董事会。
由于中国市场颇为重要,百胜在全球范围内的整体表现严重依赖其在中国的商业进展。在财报中,百胜披露了其在中国市场可能面临的风险,其中包括消费者开销、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因素、消费者偏好、税制和监管环境以及不断增长的媒体监督。
在全球市场,与剥离中国市场的方式有所不同,百胜集团自2016年起,将此前地位与中国业务类似的印度业务按品牌分拆到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钟三个业务条线中。百胜印度此前负责百胜品牌在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及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运作。
百胜的公共关系服务提供商“奥美”全球董事长杨名皓告诉腾讯财经,“对于快餐而言,特许经营是一个常见的模式,事实上真正拥有自己的餐厅才是不常见的。”他在奥美一份有关未来市场变化报告的发布会上接受了腾讯财经的采访。
杨名皓称,除了中国之外,包括印度、印尼、菲律宾、墨西哥和巴西在内多个国家都在快速发展,这就意味着“中国不再是世界上唯一的增长引擎,虽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一直都是。”
绯闻对象
自2015年10月百胜公布其剥离中国业务的计划以来,在春华资本和蚂蚁金服与百胜敲定此次交易之前,还有其他众多投资机构也传闻与百胜有过接触并展开谈判。然而,与最终交易者的身份类似,传闻中的谈判者也多是私募股权机构,鲜有产业资本的身影。
彭博社4月份的报道称,中国主权基金中投公司支持的财团希望获得百胜中国的多数股权,财团成为包括私募巨头KKR和霸菱亚洲;但由于在出让股权比例的问题上与百胜争执不下而最终放弃。
知名投行人士方风雷创立的厚朴投资也是之前传言的投资者之一。这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曾投资有农产品贸易和加工商中粮来宝,后者是中粮集团与大宗商品巨头来宝集团的合资企业。此外,新加坡国有投资机构淡马锡也是传闻的主角之一。
从私募股权投资者的热情来看,接盘百胜中国的部分股权似乎不是一桩坏生意。目前尚不清楚是否还有其他尚未被披露的谈判对象,腾讯财经亦未能立即联系上以上机构予以置评。
文/腾讯财经 江晓川 共2页 上一页 [1] [2] 百胜集团投资者为何急于出售百胜中国业务? 蚂蚁金服吃下肯德基 百胜中国历时半年找到接盘侠 百胜分拆 小肥羊回避或被甩包 只因一件事 百胜中国接受蚂蚁金服的投资 蚂蚁金服确认收购百胜中国业务股份 搜索更多: 百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