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没有见到易小迪。9月3日下午,在北京国贸东侧的优客工场阳光100旗舰店里,一场名为“万物生长”的发布会正在进行,阳光100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阳光100”,02608.HK)董事长易小迪并未露面,他将主场交给了曾供职于万科、已离开地产开发业的林少洲。
发布会后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地产“老兵”、曾以“少帅”、“文青”行走江湖的林少洲透露,阳光100未来将持续向街区商业综合体转型,增加规模,抓住年轻人市场,区域上计划重点开拓珠三角、长三角的潜力城市。

阳光100的丁工和创业者对话 图/蔡胤
对于走向台前的林少洲和隐居幕后的易小迪来说,街区综合体未来能否带动阳光100利润持续、稳定增长,还将面对来自市场的检验。
路径依赖还是去标准化
阳光100创建于1999年,其前身是该公司董事长易小迪1992年创办的广西万通企业。1999年,在当时另一“万通六君子”成员、现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的建议下,易小迪决定在北京CBD开发阳光100国际公寓项目。
17年后,在阳光100这个最早的项目里,毛大庆的优客工场已取代了先前老旧的超市,在贴着波普图案墙纸的阶梯型的报告厅里,开场舞演绎着国际化办公室奔放欢乐的场景。林少洲坐在台下,他的左边坐着一位著名导演,右边是正在从事健身房运营的文莱演员、歌手吴尊。这个穿着白衬衣、西裤的“60后”,已经接替易小迪成为阳光100总裁后,正式走向了台前。
发布会上有不少年轻的创业者面孔,新型电影院、健身房、跑步社交、视觉设计等商业项目创始人相继讲述自己的商业模式。林少洲坦言有一些“紧张”,原因不是不是因为好久“不出江湖”,而是因为阳光100希望掀起商业地产的“革命”。阳光100随后在提供给媒体的资料里披露了这一“革命”:阳光100未来将以旗下各项目社区为平台资源,凝聚区域人群形成兴趣社群,并以此为基础对商业伙伴开放合作,链接新型商业形态为以年轻人群为主的阳光100客户及消费群体服务。
这个充满互联网语汇的业务方向,围绕的是阳光100的商业地产产品线街区商业。早在2014年3月在香港上市前后,以住宅闻名行业的阳光100提出转型,宣布放弃住宅产品,转向租售并举的街区综合体开发。所谓街区综合体,是阳光100于2004年开始尝试的业务,定位为体验式商业、城市中心白领人群的社交场所,代表项目为柳州的阳光100窑埠TOWN、阳朔的阳光100西街广场等。阳光100的计划是,用约30%的商业物业进行自持,出租运营,拿出70%左右物业来销售以回流现金。去年10月,易小迪在丽江对媒体记者表示,截至去年上半年,街区综合体在阳光100项目数中占比17%,未来的期望是占“半壁江山”。
林少洲称,阳光100还将继续街区商业的转型方向,并希望将此类产品“平台化”。然而,在中国,商业地产依然被行业过剩、资产较重的双重窘境纠缠。
阳光100常务副总裁范小冲早前也曾坦言,街区商业类产品虽然在阳光100看来投资不高、开发周期短、去化快、利润贡献大,但也不乏难点,如对城市的选择和项目定位等。莱坊董事兼大中华区研究及咨询部主管林浩文也曾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房企从住宅转向商业地产,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好的地段以及有经验的运营团队,就商业综合体开发而言,总体来说一线城市风险低于三四线城市。此外,还有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街区商业的“体验式”需要有面积来做支撑,而街区的个性化则往往不是低成本可以达成的。
现场有媒体追问阳光100街区商业的商业模式,林少洲的回答让人有些意外:“这个独特的模式就是没有模式。”他转而多次强调年轻人对未来的作用,提出阳光100要去除“路径依赖”,他还提到了管理上的放权,“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大家做得很嗨(high)”。 共2页 [1] [2] 下一页 阳光100维权频发 销售低迷负债高企 范小冲:阳光100街区综合体不是传统商业地产 阳光100出售资产遭遇失约终止 “弃车保帅”战略蒙尘 标普下调阳光100评级 因其流动性及融资风险加剧 阳光100街区商业高开低走 2015年股东溢利下滑21.6% 搜索更多: 阳光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