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国产巧克力的品牌力、渠道力、客户力、推广力都不足。”
中粮旗下的金帝巧克力败了,一塌糊涂,体无完肤。
金帝巧克力位于深圳的工厂在2016年3月停产后依旧风波不断。继7月底13名经销商向中粮发出最后通牒,很多员工因对安置方案不满正在各地提起多起劳动仲裁。
金帝的麻烦并未结束。
国产巧克力消失了
金帝母公司曾是属于中粮旗下的中国食品。但它的糖果业务却一直业绩不佳。
据中国食品公布的财报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食品营销总收入为150.81亿港元,同比上升9.54%,经营利润达到3.79亿港元,同比上升433%。同时,其休闲食品却同比下滑9%,亏损5313万港元。在2015年年终的财报中,中国食品索性取消了对于休闲食品的分类。
2016年1月5日,中粮地产控制的华高置业以约3.94亿元人民币收购PD公司100%的股权,并以2.17亿元人民币购买中国食品对PD公司的债权,合计收购价6.11亿元,PD公司持有的主要资产为金帝食品100%股权。
对此,一位行业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分析指出,中粮的“左手倒右手”的做法,一方面减轻了中国食品的亏损压力,另一方面中粮地产仅用了6.1亿元就买下了估值21亿元的金帝旧地。“一石二鸟”的中粮集团是这场交易的主导者,也是受益者。
2016年6月27日,中粮金帝又在北交所贴出公告称,转让“金帝”品牌相关资产,即除不动产以外的所有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品牌、商标、专利、销售渠道、生产设备、债权债务等。
如果接下来的买家不继续使用金帝商标,在中国市场上驰骋25年的金帝将彻底消失。对于中国食品下一步是否还会在休闲食品方面有所作为,中国食品有关人士的回答是:“看发展安排”。
北京地区金帝巧克力的一位原经销商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金帝在市场上已经完全没有竞争力了,也不指望着能够卖出去赚钱。国产品牌几乎已经没有市场。
“整个国产巧克力的品牌力、渠道力、客户力、推广力都不足。”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中国的消费者对国产产品信任度非常低。
内忧外患
从天堂到地狱,金帝巧克力的败局与外国品牌的猛烈进攻密不可分。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调研中还发现,尽管“七夕”属于巧克力的销售旺季,但北京各大超市的中国巧克力品牌并没有任何的促销动作。事实上,货架上是清一色的进口品牌,国产品牌寥寥无几,金帝巧克力更是难觅踪影。
家乐福的一名销售人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金帝巧克力很久都没有售卖了,以前每天的销售量也不到德芙、好时等进口品牌的十分之一。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巧克力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巧克力糖果零售额达到185.16亿元,销售量达到12.69万吨。这其中,德芙、费列罗、好时和雀巢等几大进口品牌占据了国内7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品牌能跻身前十的,只有金帝和江苏梁丰,两者市场份额加起来不足2%。
金帝曾经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排名第二,销售量与德芙并驾齐驱。朱丹蓬认为,外资品牌如今的成绩是用近10年时间培养市场而来,通过收购本土企业,或通过直接建厂,好时、费列罗、雀巢等都已经完成了在中国的本土化布局。 共2页 [1] [2] 下一页 金帝作价6亿遭贱卖:未败给对手,却败给自己 中粮北分公司与金帝前员工对簿公堂 仲裁赔偿仍可能被“清零” 金帝出局频遭外资收购 国产巧克力还有生机吗 停产还是引资? 金帝行至十字路口 中粮回应:按照法律法规安置金帝员工 搜索更多: 金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