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和李宗伟的这场“林李大战”还未开始就被炒上热搜,“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同样是化妆品集团的心声,新品牌攻城略地难,传统品牌守住阵地的同时还要拓展市场就更难,国外化妆品巨头正在中国市场上演的“持久战”从未间断。
欧美品牌入华较早,首柜多选北京上海
1993年,雅诗兰黛和倩碧以两个专柜打开了中国的市场,拉开了国外化妆品抢滩中国市场的帷幕。之所以选择在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是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完成,国内对化妆品需求增加。
资料显示,1987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仅为10亿元左右,1991年增加至40亿元,1993年猛增至90多亿元,中国内地对化妆品的多元化需求,让国际化妆品巨头嗅到了商机,2000年前后,欧莱雅、爱茉莉、资生堂等众多化妆品集团“组团”来中国大陆开拓市场。
如果说2010年之前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是欧美的天下,那么2010年之后,韩妆开始猛攻中国市场,爱茉莉和LG生活两大韩妆集团开始加码中国,目前看来,韩妆的中国之路十分顺利,截止目前,爱茉莉在中国内地已有8大品牌,而LG更是加码到12个品牌。
当然,这两大品牌的成绩也不俗,2013年,爱茉莉在中国的销售业绩为20亿元左右,而2015年销售成绩已翻番,达到40-45亿元,同样,LG发布的财报也表明2015年在中国市场销售增长200%,而以伊丽莎白雅顿为代表的部分欧美品牌则出现了销售下滑,韩妆之所以能在中国迅速发展,这与韩国的文化输出政策不无相关,韩星与韩剧的影响力带动整条韩妆产业发展。
多产品线发展,下沉三四线城市
单一的产品线已经不能满足集团的“野心”,化妆品集团对于扩宽产业链这件事“乐此不疲”,以宝洁旗下的SKII为例来说,SKII以神仙水“闻名于世”,但是其实他的旗下产品还包括彩妆,乔治阿玛尼因为香水而被世界熟知的同时,护肤、彩妆都能在阿玛尼买到,SKII和阿玛尼走的路,正是现在所有化妆品品牌的选择。
除了香水、护肤品和彩妆外,美容坊也开始受到关注,就目前来看,雪花秀、后、赫莲娜等品牌纷纷开出自己的美容坊,以此提升竞争力。当然,美容坊也逐渐被百货接受,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杭州武林银泰现在就有七家美容坊在筹建中。
产业链的扩宽对化妆品集团来说,一方面是增加企业的吸客砝码,通过差异化做强竞争力,但是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证产品的品质,不然“沦为鸡肋”就会得不偿失。
产品线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精准定位,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目前化妆品集团全部产品线分明,顶级、一线、二线产品有着明确的区分,品级不同,市场的投放策略当然不同。目前来看,各集团的顶级品牌如后、雪花秀、Chanel等还是主要发力于一二线城市,而兰芝、兰蔻为代表的品牌早就已经进军三四线城市,扩宽市场,就连价格较高的雅诗兰黛也不例外,这是因为在一二线城市化妆品日趋饱和和三四线城市购买力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渠道下沉是最好的选择。 共2页 [1] [2] 下一页 竞争激烈 欧莱雅上半年销售额增长、增速放缓 从欧莱雅到雅诗兰黛 国际巨头这样打造竞争力 巴黎欧莱雅出了化妆品店专供套盒 反馈并不好 欧莱雅这段时间表现最亮眼的是电商 美即面膜半年减记2.13亿欧元 欧莱雅二季度逊预期 搜索更多: 欧莱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