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凯德集团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受益于新加坡及中国项目的增长势头迅猛,集团二季度总营业收入上涨9.7%至11.3亿新元(约合8.49亿美元),其中新加坡及中国市场便占据了78.1%。
“我们还是看好中国市场,要怎么去迎接转型中的经济体系跟已经比较成熟的房地产市场,接下来房企必须去改变自己,去适应这种环境。”博鳌房地产论坛前夕,凯德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罗臻毓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了“持续发展”。把整个房地产行业看成是一种资本运作,可以说是凯德做房地产的一种理念和心态。
相较于规模和数量,“强求”质量和收益回报,这才是凯德持续发展的重点。
商业地产未入寒冬
前些年,由于住宅市场调控日益严厉,不少地产商纷纷转战商业地产这片“蓝海”。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扎堆入市,导致如今商业地产泛滥,加之中国消费力增长有限,品牌数量和拓展速度有限,很多项目无法完成招商,整体行业风险已经累积得很高了,投资回报率很低。
除了行业内同质化竞争严重,来自电商的冲击更使得市场恶劣情况加剧,使得不少实体商业纷纷倒闭关门,很多人感叹商业地产已经进入了寒冬期。
对于这样的观点,罗臻毓并不认同。“也不能说走进寒冬,当然实体商业会受到电商的冲击,这个是无可否认的。回到没有电商的时代不可能,全都是电商没有实体也不可能,其实就是两者之间的博弈。”因此,他认为商场应做适当的改变,比如把体验式的比例调整上来,很多线上不能实现的,就变成人们需要来我这里。
从凯德做商业地产的角度来讲,还是想要持续发展一个思路,要拥抱这个改变,拥抱互联网+,不要把电商看成直接的竞争对手。怎么跟它们一起合作,这个是以后延续商业地产持续发展的一部分。
至于有些区域和地方商业地产出现过剩现象,罗臻毓对此并不否认。但是整体来讲,毕竟商业地产这个行业主要是一个延伸需求。商场要开业的话,基本上周边要有一定的居民或者是人流去支撑,如果没有的话,不管你是多好的一个经营者,都没有办法去操作这个商业房地产。
他表示,凯德做商业房地产,能控制的就是现有的规划理念。每做一个商场也好,跟现有规划起来的一些商业数量,去衡量周边是否能支撑这么多的一个商场。“如果说整体已经有种过剩的感觉,从资产管理的角度去说,凯德基本上起初就不会在那里去做。”
追求企业持续发展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房企之一,凯德集团已在中国深耕22年。尽管并不以规模和数量见长,但凯德在房地产基金领域的探索领先于行业,其“轻资产”的运营模式也成为多家国内房企模仿的对象。
“2000年初,很多人跟我讲这个话,做住宅比做商业地产赚钱快,可以去炒炒地啊,凯德为什么花那么多精力去搞经营团队和商业地产?我们也看到每个市场会经过几个阶段,到了现在的这个阶段,高增长期已经过了,已经到了稳定增长的时候,我们这种模式可能更适合现在往下走的形势。”
罗臻毓称,其实受到商业地产过剩或者电商的冲击,这些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市场发展必然的一个竞争环境。怎么去创新、调整才是必然去做的改变。
他表示,如果现在有机会的话,凯德还是会持续收购位置比较好的商业、综合体,包括收购地段来盖,盖到一半或者盖好的现有的物业也可能收购。当然,也不排除集体收购一个公司或者一个资产包。 共2页 [1] [2] 下一页 凯德二季度降36.6% 深圳来福士2017年营业 凯德地产在华19个项目10个获LEED认证 国内首家I2淘品牌集合店在广州凯德·云尚开业 青岛凯德广场商家代金券须分次用 存消费陷阱 青岛凯德MALL新都心正式开业 零售潮牌60个 搜索更多: 凯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