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下坡路上不得已的选择
在业内人士看来,洋快餐企业在中国区业务的萎靡不振无疑是麦当劳、百胜集团纷纷通过股权转让或转让特许经营权等动作的原因。
事实上,随着国内餐饮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在中国市场业绩占比相对较大的百胜,近两年的日子并不好过。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三四季度,百胜的中国市场业绩分别下滑14%和16%;2015年前两个季度继续下滑,三季度的复苏仍然低于预期,直到四季度才开始回暖。
在百胜集团公布的2015年财报显示,百胜中国营收同比增长2%,但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4%,其中,肯德基与必胜客的同店销售额分别下降4%与5%。
进入到2016年,百胜旗下的肯德基业务销售稍有起色,但必胜客的业绩还依然不甚理想。
百胜公布的2016年截至3月9日的季度业绩显示,百胜中国店面首季同店销售增长6%,虽然肯德基餐厅同店销售增长12%,但必胜客营收则下降12%,远高于市场预期的下降3.7%。
实际上,百胜的最大竞争对手麦当劳日子也不好过。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4年爆出福喜事件后,麦当劳在中国的同店销售曾经连续四个季度下跌。根据财报,2015年麦当劳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54.1亿美元和45.3亿美元,较2013年各下跌了9.6%和19%。
值得一提的是,麦当劳在直营店经营业绩上明显逊于特许经营店。
据麦当劳年报数据显示,全球特许经营店2015年利润为72.8亿美元,几乎是直营店的3倍。而且最近几年,其直营店的利润迅速缩水,2015年25.1亿美元的直营店收入相比2013年的33亿美元已大幅下滑。
“在这样的业绩境况下,百胜、麦当劳作出股权转让或出售中国区的特许经营权的行为就好理解了。一方面有挽救业绩的动因,另一方面也是在甩包袱,轻装上阵。”朱丹蓬说。
意在转嫁业务风险
那么,是怎样的原因促使百胜、麦当劳等企业急切采取引入战略投资者呢?
“国内餐饮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是大背景。此外,目前有很多的快餐平台,比如饿了么、百度糯米等,已经把洋快餐的‘快’字抢掉了。同样是平台,洋快餐在‘快’方面没有了优势,同时伴随着产品又比较单一,所以说百胜、麦当劳的利润不断地下滑。”朱丹蓬解释。
“除了电商快餐冲击、中餐连锁快速发展冲击的原因外,洋快餐经过在中国市场30年的发展已经趋于饱和,消费群体对其产生消费疲劳也是一大原因。”食品饮料行业战略定位专家徐雄俊说,“此外还伴随着食品安全教育的冲击,麦当劳、肯德基被贴上了垃圾食品标签。”
在徐雄俊看来,面对业绩境况,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企业选择在资本层面退出中国区业务,更有出于转嫁业务风险的考虑。“外国的资本可能看的更加长远一点。”
朱丹蓬向法治周末记者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股权转让或出售特许经营权后,百胜、麦当劳均能实现‘旱涝保收’。”
那么,另一个值得思考的是,百胜中国以及麦当劳的业绩显增长颓势,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多家本土资本企业青睐他们呢?
“尽管百胜、麦当劳等洋快餐企业在中国的经营碰到问题,业绩受到影响,但他们的技术、管理经验,仍然值得国内企业学习。”朱丹蓬说,“优越的地理位置、品牌影响力、市场份额也是中国本土资本所看中的。”
徐雄俊则表示,外资企业在华经营困难,反而突出了中国本土企业的机会。“从短期来看,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在中国市场还是很具有市场优势。”
“从百胜、麦当劳的角度,它们目前的策略还是比较明智的,利远远大于弊。对于洋快餐而言,出售股权、引入战略投资方是否为一剂良药,最终时间和市场会给出答案。”徐雄俊说。
法治周末记者 代秀辉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全聚德称高管辞职与麦当劳无关 业绩承压只字未提 全聚德:人事变动与竞购麦当劳无关 麦当劳中国很沮丧:无一流品牌公司愿意竞标 全聚德发布澄清公告:未参与筹划收购麦当劳 全聚德再次否认高管辞职与竞购麦当劳有关 或启动重组 搜索更多: 百胜 麦当劳 |